一開頭 (1059個)
-
421
一代談宗
- 成語拼音:
- yī dài tán zōng
- 成語解釋:
- 談宗:善于言談,為世人所尊崇。指當代清談大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潘京傳》:“君天才過人,恨不學耳!若學,必為一代談宗。”
-
422
一定之規
- 成語拼音:
- yī dìng zhī guī
- 成語解釋:
- 一定的規律或規則。比喻已打定的主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郭小川《新路歌》:“歷史的發展,有它新陳代謝的一定之規。”
-
423
一發而不可收
- 成語拼音:
-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
- 成語解釋:
- 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王夫之《讀通鑒論·隋文帝》:“亂敗之及,一發而不可收也。”
-
424
一方之任
- 成語拼音:
- yī fāng zhī rèn
- 成語解釋:
- 負一方面責任的職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終軍傳》:“不足以亢一方之任,竊不勝憤懣。”
-
425
一飯之先
- 成語拼音:
- yī fàn zhī xiān
- 成語解釋:
- 時間上先吃一頓飯。指年齡比別人稍長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國語·越語》:“寡人禮先壹飯矣。”
-
426
一夫之用
- 成語拼音:
- yī fū zhī yòng
- 成語解釋:
- 謂僅能當一人之用,而無兼人之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異一夫之用,不足為強弱。”
-
427
一個巴掌拍不響
- 成語拼音:
-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不會是單方面引起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8回:“‘一個巴掌拍不響’,老的也太不公些,小的也太可惡些。”
-
428
一鍋端
- 成語拼音:
- yī guō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一下子全拿出來,沒有剩余或比喻一下子全部消滅
- 成語出處:
-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不要說一個毛孩子,就是三兩排人我也可以給他一鍋端了!”
-
429
一鼓而下
- 成語拼音:
- yī gǔ ér xià
- 成語解釋:
- 一次擊鼓發動進攻就把敵人打跨了。指趁有利形勢一舉打垮敵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定謀》:“昨日令人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,逕截趙魏,掩其不備,一鼓而下。”
-
430
一概而言
- 成語拼音:
- yī gài ér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概:古代量糧食時刮平斗用的木棍;一概:一律。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,不加區別,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
- 成語出處:
-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釋滯》:“各從其志,不可一概而言也。”
-
431
一改故轍
- 成語拼音:
- yī gǎi gù zhé
- 成語解釋:
- 徹底改變走慣了的老路。指堅決走上新路。
- 成語出處:
-
432
一股腦兒
- 成語拼音:
- yī gǔ nǎo er
- 成語解釋:
- 通通。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16回:“心中不知道是鹽是醋是糖是姜,一股腦兒都倒翻了。”
-
433
一干人犯
- 成語拼音:
- yī gān rén f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罪犯和有關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7回:“奸夫淫婦,雖該重罪,已死勿論。其余一干人犯,釋放寧家。”
-
434
一鍋煮
- 成語拼音:
- yī guō zhǔ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不分彼此,一樣看待或處理
- 成語出處:
- 瑪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對具體人應作具體分析,把他們都當作叛亂分子一鍋煮,可能越鬧越亂。”
-
435
一棍子打死
- 成語拼音:
- yī gùn zi dǎ sǐ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不許人家發表錯誤的意見,發表了就‘一棍子打死’,這不是解決矛盾的辦法。”
-
436
一顧之榮
- 成語拼音:
- yī gù zhī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顧:看。指被有才學的人看一下就立即抬高了身價
- 成語出處:
-
437
一毫不取
- 成語拼音:
- yī háo bù qǔ
- 成語解釋:
- 一毫:一根毫毛,比喻極小的事物。連一根毫毛那樣小的東西都不拿。形容為人廉潔,不沾便宜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洪邁《容齋三筆·賢士隱居者》:“周日章,信州永豐人。操行介潔……非其義一毫不取。”
-
438
一麾出守
- 成語拼音:
- yī huī chū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麾:揮斥、排擠。原指阮咸受排擠,而出為始平太守。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顏延之《五君詠 阮始平》:“屢薦不入官,一麾乃出守。”
-
439
一揮而成
- 成語拼音:
- yī huī ér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揮:揮筆;成:成功。一動筆就寫成了。形容寫字、寫文章、畫畫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蔡□《鐵圍山叢談》:“公乃徐徐調筆而操之,顧謂客子:‘欲何字耶?’惡客即拱而答:‘某愿作龜山字爾。’公乃大笑,因一揮而成。”
-
440
一簧兩舌
- 成語拼音:
- yī huáng liǎng shé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胡言亂語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焦贛《易林》:“一簧兩舌,妄言諂語。”
* 一開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