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一的成語 (1582個)

    361

    階半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ē bàn z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階半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馬致遠《陳摶高臥》第三折:“便博得介半職,何足算,不堪題。”
    362

    見了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àn le r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目了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陳櫟《勤有堂隨錄》:“程泰之《禹貢圖》,不愜人意,不能使人見了然。”
    363

    見如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àn rú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故:故人;老朋友。初次相見就像老朋友樣。形容彼此接觸就情投意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》: “聘于鄭,見子產,如舊相識。”
    364

    見如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àn rú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初次見面就情投意合,如同老朋友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房玄齡傳》:“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,策杖上謁軍門,見如舊。”
    365

    接如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ē rú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見如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范仲淹《天章閣待制王公墓志銘》:“余走塵土時,公接如舊,以道義淡交者有年矣。”
    366

    介之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è zhī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微小的才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杜詩傳》:“臣詩伏自惟忖,本以史吏介之才,遭陛下創制大業,賢俊在外,空乏之間,超受大恩。”《文選·陸倕〈石闕銘序〉》:“興建庠序,啟設郊丘,介之才必記,天文之典咸秩。”呂向注:“介,謂小才也。”
    367

    己之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ǐ zhī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個人的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周煇《清波雜志》卷八:“近時曾公端伯亦編皇宋百家詩選,去取任己之見。”
    368

    家之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ā zhī l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獨特見解、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顧炎武《與友人論易書》:“排斥眾說,以申家之論,而通往之路狹矣。”
    369

    見鐘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àn zhōng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鐘:集中;專注。男女之間見面就產生很深的感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墨浪子《西湖佳話》:“乃蒙郎君見鐘情,故賤妾有感于心。”
    370

    家之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ā zhī sh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獨特見解、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陸贄傳》:“聽家之說則例理可征;考歷代所行,則成敗異效。”
    371

    家之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ā zhī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成家的學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家之言。”漢·班固《典引》:“司馬遷著書成家之言。”
    372

    口同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ǒu tó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口同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六回:“因天時尚早,復到街上訪問本府政績,竟是口同聲說好。”
    373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ǒu yī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口口聲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回:“西門慶那里肯,聲只叫‘姑娘請受禮。’”
    374

    孔之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ǒng zhī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孔:小窟窿。從個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。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桓寬《鹽鐵論 相刺》:“持規而非矩,執準而非繩,通孔,曉理,而不知權衡。”
    375

    鱗半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ín bàn ji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龍在云中,東露鱗,西露半爪,看不到它的全貌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高仲武《中興閑氣集·蘇渙》:“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,上廣州李帥,其文意長于諷刺,亦有陳拾遺鱗半甲。”
    376

    路福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ù fú x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路:本為宋代的行政區域名,后指道路;福星:歲星。原指個行政區域為民謀福的好長官。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范寅《越諺》上卷:“路福星,又路順風,送遠行語。”
    377

    鱗片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ín piàn ji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鱗半甲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趙翼《題黃陶庵手書詩冊》詩:“嗚呼公已騎箕去,故紙殘零亦何有。鱗片甲乃幸存,其字其詩遂不朽。”
    378

    了千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iǎo qiān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了:明白。最關鍵的地方明白了,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清涼益禪師法嗣》:“百千諸佛方便時,更有甚么疑情?所以古人道:‘了千明,迷萬惑。’”
    379

    律千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ǜ qiān p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律:同樣的。千篇文章都個樣。指文章、題材、寫法公式化。泛指事物形式陳舊呆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費經虞《雅論》:“用事非詩正體,然景物有限,格調易窮,律千篇,只供厭飫,欲觀人筆力才詣,全在阿堵中。”
    380

    落千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uò qiān z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琴聲陡然降落。后用來形容聲譽、地位或經濟狀況急劇下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聽穎師彈琴》:“躋攀分寸不可上,失勢落千丈強。”
    * 一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