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的成語 (477個)
-
61
七日來復
- 成語拼音:
- qī rì lái fù
- 成語解釋:
- 《周易》復卦,主十一月。復卦六爻,第一爻為陽,其他五爻為陰,表示陰氣剝盡陽氣復生,稱為“來復”。現常指一星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易·復》:“反復其道,七日來復。”
-
62
七死八活
- 成語拼音:
- qī sǐ bā huó
- 成語解釋:
- 如同多次死去活來一般。形容受盡痛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你哄著誰哩,你把這個餓鬼弄的七死八活,卻要怎么?”
-
63
七首八腳
- 成語拼音:
- qī shǒu bā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慌張亂闖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他本來不會走城里的路,這時著了急,七首八腳的亂跑,眼睛又不看著前面,跑了一箭多路,一頭撞到一頂轎子上。”
-
64
七上八落
- 成語拼音:
- qī shàng bā luò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一回:“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,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,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,七上八落的響,渾身卻如重風麻木,兩腿一似斗敗公雞,口里連聲叫苦。”
-
65
七損八傷
- 成語拼音:
- qī sǔn bā shā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損傷慘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六十四回:“后面伏兵齊起,這索超便有三頭六臂,也須七損八傷。”又第一百九回:“降者三萬人,除那逃走脫的,其余都是十死九活,七損八傷,顛翻在地,被人馬踐踏,骨肉如泥的,不計其數。”
-
66
七十二變
- 成語拼音:
- qī shí èr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變化多端的策略、手法和方法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矛盾論》:“神話中的許多變化,例如《山海經》中所說的‘夸父追日’,《淮南子》中所說的‘羿射九日’,《西游記》中所說的孫悟空七十二變……”
-
67
七推八阻
- 成語拼音:
- qī tuī bā zǔ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有意為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高明《琵琶記 蔡公逼試》:“我教你赴選,也只是要改換門閭,光顯祖宗,你卻七推八阻,有這許多說話。”
-
68
七歪八扭
- 成語拼音:
- qī wāi bā niǔ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歪斜不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八十四回:“一路沖浸之處,不可勝數,慢說房屋四分五落,連樹木也是七歪八扭。”
-
69
七縱八橫
- 成語拼音:
- qī zòng bā hé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奔放自如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法》:“及其透徹,則七縱八橫,信手拈來,頭頭是道矣。”
-
70
七折八扣
- 成語拼音:
- qī zhé bā kò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折扣很大,減掉了很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08回:“這里的客店錢,就拿兩塊洋錢出來,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強用了。”
-
71
七嘴八舌
- 成語拼音:
- qī zuǐ bā shé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多嘴雜;議論紛紛。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好逑傳》第五回:“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,忽被鐵公子攔住,便七嘴八舌地亂嚷。”
-
72
七嘴八張
- 成語拼音:
- qī zuǐ bā zhā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多語雜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三二回:“眾官員一擁而前,七嘴八張的,都問道:‘世子何在?’”
-
73
七貞九烈
- 成語拼音:
- qī zhēn jiǔ liè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形容婦女無比貞節剛烈,寧死不失身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行道《灰闌記》:“拼守著七貞九烈,怕甚么六問三推,一任他萬打千敲。”
-
74
人生七十古來稀
- 成語拼音:
-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
- 成語解釋:
- 稀:稀少。七十歲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。指得享高壽不易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杜甫《曲江》詩:“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。”
-
75
三分似人,七分似鬼
- 成語拼音:
- sān fēn sì rén,qī fēn sì guǐ
- 成語解釋:
- 詈詞。罵人長相難看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一回:“你看我家那身不滿尺的丁樹,三分似人,七分似鬼。”
-
76
三分像人,七分似鬼
- 成語拼音:
- sān fēn xiàng rén,qī fēn sì guǐ
- 成語解釋:
- 罵人的話。罵人長相難看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三回:“我嫁得這等一個,也不枉了為人一世!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樹皮,三分像人,七分似鬼,我直恁地晦氣!”
-
77
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
- 成語拼音:
- sān fēn xiàng rén,qī fēn xiàng guǐ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長相丑陋,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無名氏《張協狀元 大公資助張協》:“我嫁你!看牛骨自不中,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。”
-
78
三魂七魄
- 成語拼音:
- sān hún qī pò
- 成語解釋:
- 魂: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;魄: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。道家語,稱人身有“三魂七魄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抱樸子·地真》:“欲得通神,宜水火水形分,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。”
-
79
三毛七孔
- 成語拼音:
- sān máo qī kǒng
- 成語解釋:
- 《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》唐張守節正義:“心重十二兩,中有七孔,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”因以“三毛七孔”指心思,心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唐張守節正義:“心重十二兩,中有七孔,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”
-
80
五癆七傷
- 成語拼音:
- wǔ láo qī shāng
- 成語解釋:
- 癆:結核病。泛指各種疾病和致病因素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二馬》:“兩位馬先生都沒有臟病,也沒有五癆七傷,于是又平安的過了一關。”
* 七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