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三開頭的成語 (1147個)

    341

    六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ù tāo sān lü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六韜》、《略》:都是古代的兵書。后泛指兵書、兵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黃滔《祭南海南平王》:“天生大賢,浚六韜略之才謀。”
    342

    藍田生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 tián shēng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比喻賢父生賢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國志 吳志 諸葛恪傳》:“諸葛恪字元遜,瑾長子也。”裴松之注引晉 虞溥《江表傳》:“藍田生玉,真不虛也。”
    343

    臨危不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wēi bù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臨:遇到;危:危險。遇到危難的時候,一點也不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 魏志 陳留王傳》:“和、琇、撫皆抗不撓,拒會兇言,臨危不顧。”
    344

    連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zhòng sān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元:科舉制度稱鄉試、會試、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、會元、狀元,合稱“元”。接連在鄉試、會試、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一卷:“后來連中元,官封沂國公。”
    345

    目不邪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bù xié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邪:通“斜”。眼睛不偷看旁邊。比喻為人行止端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國演義》第11回:“婦人請竺同載。竺上車端坐,目不邪視。”
    346

    名垂后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chuí hòu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名聲流傳的后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魏書·臧洪傳》:“身著圖象,名垂后世。”
    347

    鳴金收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jīn shōu j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時作戰用敲鑼等方式發出信號撤軍回營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國演義》第65回:“恐張飛有失,急鳴金收軍。”
    348

    命若懸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ìng ruò xuán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生命垂危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國演義》第36回:“吾今命若懸絲,專望救援。”
    349

    怨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 sān yuàn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事埋怨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下卷:“‘我堂客總是埋怨四,’謝慶元講到這里,側耳聽聽帳子里已經起的均勻微細的鼾息。”
    350

    迷途知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 tú zhī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迷途:迷失道路;返:回來。迷失了道路;知道后改到正路上來。比喻犯了錯誤后;知道改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國志 魏志 袁術傳》:“以身試禍,豈不痛哉!若迷而知返,尚可以免。”
    351

    目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wú sān c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。形容違法亂紀,胡作非為。尺,指法律。古代把法律寫在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。古代把法律寫在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士禎《居易錄續談》:“光天化日之下,豈容奸孽余黨,膽大潑天,目無尺。”
    352

    民殷國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 yīn guó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殷:殷實,富足;阜:豐富。國家人民殷實富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》:“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。”
    353

    泥蟠不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í pān bù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盤繞在泥里而沒有被污染。比喻人不得志但不喪失節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蜀書·秦宓傳》:“有補于事,泥蟠不滓,行參圣師。”
    354

    搬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 sān bān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服從調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2回:“倘或那件孔雀褂子襟再燒了窟窿,你去了,誰能以補呢?你倒別和我拿搬四的。”
    355

    賠了夫人又折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éi lē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賠:蝕本;折:虧損。比喻想算計別人;反而遭受雙重損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國演義》第55回:“周郎妙計安天下,賠了夫人又折兵!”
    356

    拼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n mìng sān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梁山好漢石秀的綽號。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盡全力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4回:“自小學得些槍棒在身,一生執意,路見不平,但要去相助,人都呼小弟作‘拼命郎’。”
    357

    怕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à sān pà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這也怕,那也怕。比喻顧慮太多,不能做出決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李昌叫你寫,就是說你行,叫你拿主張。你怕怕四干什么。”
    358

    向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ān sān xiàng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偏向、袒護某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烽《呂梁英雄傳》第30回:“這叫什么話?我們偏向四啦?”
    359

    傾耳注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ěr zhù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注目:集中視線注意看。原形容權勢極大,為眾敬畏。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,當權者是矣,故謀能移主,威能懾下。”
    360

    親臨其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 lín qí j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臨:到;境:境界,地方。親自到了那個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 吳志 吳主傳》:“而曹公已臨其境。”
    * 三開頭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