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三開頭 (1147個)

    381

    釋生取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hēng qǔ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舍生取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"""《國志 魏志 齊王芳傳達室》:“[郭修]于廣坐之中手刃擊袆,勇過聶政,功逾介子,可謂殺身成仁,釋生取義者矣。”"""
    382

    事生肘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hēng zhǒu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肘腋:胳肢窩。比喻事變就發生在身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 蜀志 法正傳》:“主公之在公安也,北畏曹公之強,東憚孫權之逼,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,當斯之時,進退狼跋。”
    383

    升堂拜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táng bài m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升:登上;堂:古代指宮室的前屋。拜見對方的母親。指互相結拜為友好人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吳志·周瑜傳》:“堅子策,與瑜同年,獨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無通共。”
    384

    手無寸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wú cùn t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寸鐵:指短小的武器。手里沒有任何武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國演義》:“背后郭淮引兵趕來,見維手無寸鐵,乃驟馬挺槍追之。”
    385

    身無完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wú wán f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《國志 魏書 鄧艾傳》“子忠與艾俱死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語》:“師纂亦與艾俱死……死之日體無完皮。”后以“身無完膚”指被打得遍體鱗傷。②比喻遭到攻擊或破壞后難以自存的局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魏書·鄧艾傳》“子忠與艾俱死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語》:“師纂亦與艾俱死……死之日體無完皮。”
    386

    所向無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ǒ xiàng wú q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所指向的地方,誰也阻擋不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魏志·鮮卑傳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書》:“年十四五,異部大人卜賁邑鈔取其外家牛羊,檀石槐策騎追擊,所向無前,悉還得所亡。”
    387

    率由舊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ài yóu jiù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率:遵循;舊則:老法規。完全依循舊規辦事。同“率由舊章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 魏書 任城陳蕭王傳》:“萬邦既化,率由舊則。”
    388

    搜章摘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ōu zhāng zhāi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搜:尋求;摘:選取。指抄襲他人文章的詞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吳書·孫權傳》:“遣都尉趙咨使魏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吳書》:“雖有余閑,博覽書傳歷史,藉采奇異,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。”
    389

    天愁地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chóu dì c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地都感到愁苦、凄慘。形容極其悲慘(多用作渲染氣氛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國演義》第一百四回:“是夜,天愁地慘,月色無光,孔明奄然歸天。”
    390

    蹄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í jìàn sān x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馬奔走時,前后蹄間一躍而過尋。形容馬奔跑得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 韓策一》:“秦馬之良,戎兵之眾,探前趹后,蹄間尋者,不可稱數也。”
    391

    屯糧積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ún liáng jī c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儲存糧食和草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國演義》第七十回:“此去有山,名天蕩山,山中乃曹操屯糧積草之地。”
    392

    揀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o sān jiǎn s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過分地挑剔。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挑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徐特立《讓革命的紅旗世代相傳》:“他們一旦了解了過去的痛苦,就會懂得今天我們對工作挑揀四是多么不對!”
    393

    同心合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xīn hé d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同心共膽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國演義》第八十八回:“若丞相肯放回去,就當招安本部人馬,同心合膽,方可歸順。’”
    394

    臥床不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ò chuáng bù q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病臥床上,不能起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國演義》:“吳主孫休,聞司馬炎已篡魏,知其必將伐吳,憂慮成疾,臥床不起。”
    395

    微過細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guò xì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微小的過失和事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魏書·中山恭王傳》:“其微過細故,當掩覆之。”
    396

    無計可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jì kě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施仁義劉弘嫁婢》第折:“使小圣展轉彷徨,無計可施。”
    397

    位極人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jí rén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君主時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國志 吳志 孫綝傳》:“臣伏自省,才非干國,因緣肺腑,位極人臣。”
    398

    無事不登寶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沒事不上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鋒塔》:“白娘子道:‘無事不登寶殿,去做什么?’”
    399

    無須之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xū zhī h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國志·魏志·袁紹傳》:“捍紹呴遂勒兵捕諸閹人,無少長皆殺之,或有無須而誤死者。”后以“無須之禍”謂無辜受累而遭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國志·魏志·袁紹傳》:“捍紹呴遂勒兵捕諸閹人,無少長皆殺之,或有無須而誤死者。”
    400

    秀才造反,年不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cái zào fǎn,sān nián bù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秀才:指儒生。秀才反叛朝廷,多年也難以成功。形容知識分子軟弱無力,搖擺不定,做不成大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秀才造反,年不成,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,可以不必理他,就是實有其事,且派個人去查一查,看他們為何作此舉動,再作道理。”
    * 三開頭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