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下句成語 (1179個)
-
161
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
- 成語拼音:
- guó jiā xīng wáng,pǐ fū yǒu zé
- 成語解釋:
- 匹夫:平民男子。指國家興亡大事,每個平民都有責任
- 成語出處:
- 周作人《楊柳》:“大抵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類的大題目,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。”
-
162
桂林一枝,昆山片玉
- 成語拼音:
- guì lín yī zhī,kūn shān piàn yù
- 成語解釋:
- 昆山:昆岡,古代產玉的地方。桂花林中的一枝花,昆山中的一塊玉。比喻科舉考試中的出類拔萃的佼佼者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郤詵傳》:“累遷雍州刺史。武帝于東堂會送,問詵曰:‘卿自以為何如?’詵對曰:‘臣舉賢良對策,為天下第一,猶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’”
-
163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
- 成語拼音:
- guò le zhè gè cūn,méi zhè gè di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機會難得,機不可失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。”
-
164
高山低頭,河水讓路
- 成語拼音:
- gāo shān dī tóu,hé shuǐ ràng l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民群眾征服自然,改造社會的無窮力量
- 成語出處:
- 鄧拓《英雄的路》:“人們常說的‘高山低頭,河水讓路’的奇跡,在寶成路上真正實現了。”
-
165
攻無不克,戰無不勝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wú bù kè,zhàn wú bù shèng
- 成語解釋:
- 攻:攻打;克:攻克。沒有攻占不下來的。形容力量無比強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秦策一》:“是知秦戰未嘗不勝,攻未嘗不取,所當未嘗不破也。”
-
166
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
- 成語拼音:
- guó yǐ mín wéi běn,mín yǐ shí wéi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本:事物的根源或根基;天:指生存的首要條件。國家以人民為根本,人民以食物為頭等大事
- 成語出處:
- 孫中山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夫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,不足食胡以養民?”
-
167
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
- 成語拼音:
- guāng yīn sì jiàn,rì yuè rú suō
- 成語解釋:
- 梭:織布機上引導緯紗與經紗交織的構件。形容時間過得很快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·碾玉觀音》:“時光似箭,日月如梭,也有一年以上。”
-
168
歌于斯,哭于斯
- 成語拼音:
- gē yǘ sī,kū yú sī
- 成語解釋:
- 歌唱在這里,哭泣在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晉獻文子成室。晉大夫發焉。張老曰:‘美哉輪焉,美哉奐焉。歌于斯,哭于斯。’”
-
169
荷花雖好,也要綠葉扶持
- 成語拼音:
- hé huā suī hǎo,yě yào lǜ yè fú chí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才能出眾也須大家的支持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人是要幫助的。‘荷花雖好,也要綠葉扶持’。”
-
170
皇天無親,唯德是輔
- 成語拼音:
- huáng tiān wú qīn,wéi dé shì fǔ
- 成語解釋:
- 皇天:上天;輔:輔助。老天爺公正無私,總幫助有德行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蔡仲之命》:“皇天無親,唯德是輔。民心無常,惟惠之懷。”
-
171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
- 成語拼音:
- hán xìn jiàng bīng,duō duō yì shàn
- 成語解釋:
- 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
-
172
涸澤而漁,焚林而獵
- 成語拼音:
- hé zé ér yú,fén lín ér liè
- 成語解釋:
- 涸:使水干枯;澤:聚水的洼地;焚:燒毀。把池水戽干來捕魚,將林地燒毀來打獵。比喻只圖眼前利益,不作長遠打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子·上仁》:“先王之法,……不涸澤而漁,不焚林而獵。”
-
173
黃鐘毀棄,瓦缶雷鳴
- 成語拼音:
- huáng zhōng huǐ qì,wǎ fǒu léi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黃鐘:大鐘;瓦缶:瓦鍋。黃鐘被砸爛拋置一邊,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人卻身居高位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下卷:“鼠輩鴟張其若是哉!黃鐘毀棄,瓦缶雷鳴。蠢茲幺幺,毒害乃爾。”
-
174
呼之即來,揮之即去
- 成語拼音:
- hū zhī jí lái,huī zhī jí qù
- 成語解釋:
- 即:就,立刻;揮:揮手。叫他來就來,叫他走就走。形容統治階級對下屬或奴才的任意使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汲鄭列傳》:“使黯(汲黯)任職居官,無以逾人。然至其輔少主,守城深堅,招之不來,麾之不去,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。”
-
175
合則留,不合則去
- 成語拼音:
- hé zé liú,bù hé zé qù
- 成語解釋:
- 合:投契,融洽。意見相合就留下共事,不合就離開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范增論》:“增年已七十,合則留,不合則去。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,而欲依項羽以成功名,陋矣。”
-
176
進人若將加諸膝,退人若將墜諸淵
- 成語拼音:
- 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,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 zhū yuān
- 成語解釋:
-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今之君子,進人若將加諸膝,退人若將墜諸淵。”
-
177
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
- 成語拼音:
- jiǔ céng zhī tái,qǐ yú lěi tǔ
- 成語解釋:
- 累:堆迭,積聚。九層高臺,是從一筐土開始堆積起來的。比喻欲成大事,須從基礎做起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-
178
見怪不怪,其怪自敗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guài bù guài,qí guài zì bài
- 成語解釋:
- 怪:奇異的。發現怪事怪物不要驚慌,它就不會危害了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下卷:“見怪不怪,其怪自敗。無如愚夫愚婦始終不悟耳。”
-
179
借寇兵,赍盜糧
- 成語拼音:
- jiè kòu bīng,jī dào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給盜賊糧食,借給盜賊武器。比喻幫助敵人或壞人
- 成語出處:
- 秦·李斯《諫逐客書》:“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,卻賓客以業諸侯,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,此所謂借寇兵而赍盜糧者也。”
-
180
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
- 成語拼音:
- jiā lěi qiān jīn,zuò bù chuí tá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,不自蹈險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蓋明者遠見于未萌,而知者避危于無形,禍固多藏于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。故鄙諺曰:‘家累千金,坐不垂堂’,此言雖小,可以喻大。”
* 上下句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