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下句 (1179個)
-
221
日月經天,河海帶地
- 成語拼音:
- rì yuè jīng tiān,hé hǎi dài dì
- 成語解釋:
- 日月天天經過天空,江河天天流經大地。比喻光明正大、歷久不衰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上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經天,河海帶地,不足以比。”
-
222
日月經天,江河行地
- 成語拼音:
- rì yuè jīng tiān,jiāng hé xíng dì
- 成語解釋:
- 太陽和月亮每天經過天空,江河永遠流經大地。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、偉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馮衍傳上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經天,河海帶地,不足以比。”
-
223
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
- 成語拼音:
- ruò yào rén bù zhī,chú fēi jǐ mò wéi
- 成語解釋:
- 要想人家不知道,除非自己不去做。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欲人勿聞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為。”
-
224
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
- 成語拼音:
- rú yuè zhī héng,rú rì zhī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恒:月上弦。像逐漸圓滿的上弦月亮,像太陽剛剛升起。比喻正處在興盛時期或有強大的生命力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壽。”
-
225
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
- 成語拼音:
- rén zhě jiàn rén,zhì zhě jiàn zhì
- 成語解釋:
- 仁者見它說是仁,智者見它說是智。比喻對同一個問題,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仁者見之謂之仁,知者見之謂之知。”
-
226
書同文,車同軌
- 成語拼音:
- shū tóng wén,chē tóng guǐ
- 成語解釋:
- 車軌相同,文字相同。比喻國家統一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今天下車同軌,書同文。”
-
227
識大體,顧大局
- 成語拼音:
- shí dà tǐ,gù dà jú
- 成語解釋:
- 認識到有關大局的重要道理,照顧全局利益
- 成語出處:
- 鄧小平《在擴大的中央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不論工人也好,農民也好,知識分子也好,愛國民主人士也好,都是識大體、顧大局的,都是相信跟著黨走是對的。”
-
228
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ér míng zhī,cún hū qí rén
- 成語解釋:
-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,在于各人的領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易·系辭上》:“紀而裁之,存乎變;推而行之,存乎通;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
-
229
時光似箭,日月如梭
- 成語拼音:
- shí guāng sì jiàn,rì yuè rú suō
- 成語解釋:
- 梭:織布機上引導緯紗與經紗交織的構件。形容時間過得很快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·碾玉觀音》:“時光似箭,日月如梭,也有一年以上。”
-
230
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
- 成語拼音:
- sān rì dǎ yú,liǎng rì shài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對學習、工作沒有恒心,經常中斷,不能長期堅持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因此也假說來上學,不過是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,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。”
-
231
殺人須見血,救人須救徹
- 成語拼音:
- shā rén xū jiàn xiě,jiù rén xū jiù chè
- 成語解釋:
- 殺人必須要看到流血,救人必須徹底。比喻做事要認真徹底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九回:“魯智深道:‘殺人須見血,救人須救徹。灑家放你不下,直送兄弟到滄州。’”
-
232
三人行,必有我師
- 成語拼音:
- sān rén xíng,bì yǒu wǒ shī
- 成語解釋:
-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-
233
十日一水,五日一石
- 成語拼音:
- shí rì yī shuǐ,wǔ rì yī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作畫構思精密,不輕易下筆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杜甫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:“十日畫一水,五日畫一石,能事不受相促迫,王宰始肯留真跡。”
-
234
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
- 成語拼音:
-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,sān shí nián hé xī
- 成語解釋:
- 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,而三十年后卻在河的西面。比喻世事變化,盛衰無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大先生,‘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’!就像三十年前,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,我是親眼看見的。”
-
235
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
- 成語拼音:
- sān tiān dǎ yú,liǎng tiān shài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學習或做事沒有恒心;經常中斷。不能堅持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因此也假說來上學,不過三日打魚,兩日曬網。”
-
236
順天者存,逆天者亡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tiān zhě cún,nì tiān zhě wáng
- 成語解釋:
-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,違背天道的則滅亡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斯二者,天也。順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”
-
237
順我者吉,逆我者衰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wǒ zhě jí,nì wǒ zhě shuāi
- 成語解釋:
- 順:順從;吉:吉利;逆:違逆;衰:衰敗。順從我的就會吉利,違背我的就會衰亡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20卷:“承玄步虛,上躡玉機,衣斗履斗,流鈴煥威,順我者吉,逆我者衰,我行天真,萬里廓開。”
-
238
身在江海,心馳魏闕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zài jiāng hǎi,xīn chí wèi què
- 成語解釋:
- 江海:指隱士居住的地方;馳:心神向往;魏闕:指朝廷。指雖不為官,仍關懷朝政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陳子昂《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》:“余獨坐一隅,孤憤五蠹,雖身在江海,而心馳魏闕 。”
-
239
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
- 成語拼音:
- shī zhī qiān lǐ,chà ruò háo lí
- 成語解釋:
- 指細微的失誤,可導致巨大的差錯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隋書 天文志上》:“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,大象一乖,馀何可驗!”
-
240
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,tóng yōu xiāng jiù
- 成語解釋:
- 憐:憐惜。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傳》:“子不聞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”
* 上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