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上下句 (1179個)

    321

    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dòng sān chǐ,fēi yī rì zhī h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,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、醞釀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2回:“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
    322

    扁擔脫,兩頭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ǎn dān tuō,liǎng tóu x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脫:脫落。扁擔沒有擋頭,掛在兩頭的東西都會滑落。比喻兩頭落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合同文字》:“我將這合同一紙慌忙付,倒著俺做了扁擔脫,兩頭虛。”
    323

    不耕而食,不蠶而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gēng ér shí,bù cán ér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耕:翻松田土以備播種;蠶:養蠶。不種田卻有飯吃,不養蠶卻能穿絲綢。形容不勞而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桓寬《鹽鐵論·相刺》:“而無益于理,往來浮游,不耕而食,不蠶而衣。”
    324

    傍觀者審,當局者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ng guān zhě shěn,dāng jú zhě m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局外人對事物觀察得周詳慎密,當事人則往往會迷惑糊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馬永卿《懶真子》第三卷:“夫為人畫策,則工;若自為計,多拙。故曰傍觀者審,當局者迷。”
    325

    百花齊放,百家爭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huā qí fàng,bǎi jiā zhēng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爭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》:“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的方針,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,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。”
    326

    冰厚三尺,非一日之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hòu sān chǐ,fēi yī rì zhī h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非:不是;寒:冷。冰凍到三尺厚,不是一天冷造成的。比喻某一種情況的形成,是經過長時間醞釀、積累的結果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王充《論衡·壯留》:“故夫河冰結合,非一日之寒;積土成山,非斯須之作。”
    327

    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jīng yī shì,bù zhǎng yī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智:智慧,見識。不經歷一件事情,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0回:“俗語說:‘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。’我如今知道了,你又該來支問著我了!”
    328

    不可無一,不可有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kě wú yī,bù kě yǒu èr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獨一無二或唯一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·張融傳》:“太祖索奇愛融,為太尉時,時與融款接。見融常笑曰:‘此人不可無一,不可有二。’”
    329

    兵來將敵,水來土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lái jiàng dí,shuǐ lái tǔ y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敵:對抗;堰:攔河壩。敵人來了派將軍抵擋,大水來了用土去掩蓋。比喻針鋒相對,根據具體情況,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云臺門》第一折:“兵來將敵,水來土堰,兄弟也,你領兵就隨著我來,不可延遲也。”
    330

    兵來將迎,水來土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lái jiàng yíng shuǐ lái tǔ y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根據具體情況,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高文秀《澠池會》楔子:“自古道兵來將迎,水來土堰,他若領兵前來,俺這里領兵與他交鋒。”
    331

    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mǎ wèi dòng,liáng cǎo xi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出兵之前,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。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,提前做好準備工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林占財《森林中的遠征》:“是的,‘兵馬未動,糧草先行’,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,你們沒有糧食怎么走這么遠的路!”
    332

    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míng zé yǐ,yī míng jīng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鳴;鳥叫。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,一子做出驚人的成績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此鳥不飛則已,一飛沖天;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”
    333

    避其銳氣,擊其惰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qí ruì qì,jī qí duò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其:他的;銳氣:勇猛的氣勢;惰:松懈善于用兵之人,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,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軍爭》:“故善用兵者,避其銳氣,擊其惰歸,此治氣者也。”
    334

   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rù hǔ xué,yān dé hǔ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焉:怎么。不進老虎窩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班超傳》:“超曰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當今之計,獨有因夜以火攻虜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盡也。’”
    335

    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rù hǔ xué,bù dé hǔ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進老虎洞,就不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班超傳》:“超曰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當今之計,獨有因夜以火攻虜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盡也。’”
    336

    不入獸穴,不得獸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rù shòu xué,bù dé shòu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進野獸窩,不能捉到小野獸。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史·韋佑傳》:“古人稱不入獸穴,不得獸子。安危之事未可預量。”
    337

    不入獸穴,安得獸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rù shòu xué,ān dé shòu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進野獸窩,怎能捉到小野獸。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李遠傳》:“古人有言:‘不入獸穴,安得獸子。’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濟。”
    338

    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sāi bù liú,bù zhǐ bù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塞:堵塞;止:停止。比喻只有破除舊的、錯誤的東西,才能建立新的、正確的東西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原道》:“然則如之何而可也?曰: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,人其人,火其書,廬其居。”
    339

    白首如新,傾蓋如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i shǒu rú xīn,qīng gài rú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白首:老年;傾蓋:停車,初見。有人相識到老還是不怎么了解,有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擬孫權答曹操書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白首如新,傾蓋如故。’言以身托人,必擇所安。”
    340

    敗事有余,成事不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ài shì yǒu yú chéng shì bù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非但辦不好事情,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此等聚眾騷擾的行徑,分明是沒有教育的人民一時間的沖動罷了!敗事有余,成事不足。”
    * 上下句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