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人物品質的成語 (1109個)

    201

    好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o wéi rén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:喜歡;為:做;當。喜歡做別的老師。指不謙虛;喜歡以教育者自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之患在好為師。”
    202

    呼幺喝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ū yāo hè l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呼、喝:叫喊;幺:一;骰子的六面分別標有一至六的點數。原指賭徒高喊骰子點數的嘈雜喧嘩聲。現也形容盛氣凌地大聲叱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氣英布》:“咱則道舌刺刺言十妄九,村棒棒呼幺喝六。”
    203

    剪惡除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n è chú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剪、除:掃除。掃除惡與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60回:“似你我行俠尚義,理應濟困扶危,剪惡除奸。”
    204

    疾惡如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è rú c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:厭惡;憎恨;惡:指壞壞事。痛恨壞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孔融《薦禰衡表》:“忠果正直,志懷霜月,見善若驚,疾惡如仇。”
    205

    揀佛燒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n fó shāo x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看行事或待有厚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寒山《詩》之一五九:“擇佛燒好香,揀僧歸供養。”
    206

    救苦救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kǔ jiù n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解救眾的痛苦和災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:“雖不會法灸神針,更勝似救苦救難觀世音。”
    207

    荊山之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shān zhī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荊山:山名,此山產寶玉,據傳和氏璧就出自此山。比喻極珍貴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植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自謂握靈蛇之珠,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。”
    208

    腳踏實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o tà shí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腳踏在實在的地上。比喻做事認真、踏實、不虛浮;一步一個腳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邵伯溫《聞見前錄》第18卷:“公嘗問康節曰:‘某何如?’曰:‘君實腳踏實地也。’”
    209

    講信修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ng xìn xiū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之間,國與國之間,講究信用,謀求和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。”
    210

    克己奉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jǐ fèng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克己:克制自己的私欲;奉公:以公事為重。指嚴格要求自己;一心為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祭遵傳》:“遵為廉約小心,克己奉公,賞賜輒盡與士卒,家無私財。”
    211

    快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i rén kuài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爽快辦爽快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附各本序跋題辭〈陳序〉》:“維時雪停段君,踴躍付梓,快快事,其有古不見我之思乎?”
    212

    狼狽為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bèi wéi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狼狽:傳說狽是與狼同類的野獸;因前腿短;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動。狼和狽常一起出外傷害牲畜。奸:做壞事。比喻壞互相勾結一起干壞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詩翁畫客狼狽為奸,怨女癡男鴛鴦并命。”
    213

    老成練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chéng liàn d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練達:指閱歷多而通達情。形容穩重老練,通達事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杜預為,老成練達,好學不倦,最喜歡讀左秋明《春秋傳》。”
    214

    拉大旗作虎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、蒙騙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》:“首先應該掃蕩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著自己,去嚇唬別。”
    215

    落井下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jǐng xià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見別落在井里;還往井下丟石頭。比喻乘之危;加以打擊、陷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一旦臨小利害,僅如毛發比,反眼若不相識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擠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    216

    落落寡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luò guǎ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名教中《好逑傳》:“母親石氏,隨父在任,因鐵公子為落落寡合。見事又敢作敢為,恐怕招愆,所以留在家下。”
    217

    略識之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üè shí zhī w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之、無:指最簡單的字。形容識字不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九回:“最可笑的,還有一班市儈,不過略識之無……出了錢叫代作了來,也送去登報。”
    218

    禮賢下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xián xi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禮:以禮相待;對待有禮貌;賢:指賢士;有美德、有才能的;下:謙居于別之下;以示對尊敬;士:舊指有知識學問的。對賢者以禮相待;對學者非常尊敬。舊時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員尊敬和  重視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李勉傳》:“其在朝廷,鯁亮謙介,為宗臣表,禮賢下士有終始,嘗引李巡、張參在幕府。”
    219

    賣國求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i guó qiú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榮:榮華富貴。指出賣國家利益謀取個榮華富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邁《容齋續筆 朱溫之事》:“蘇循及其子楷,自謂有功于梁,當不擢用。全忠薄其為,以其為唐鴟梟,賣國求利,勒循致仕,斥楷歸田里。”
    220

    瞞上欺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 shàng qī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蒙騙上級,壓迫下屬和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至今還不能替老百姓想,瞞上欺下,咱簡直不是個啦!”
    * 人物品質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