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人物品質的成語 (1109個)

    361

    口不應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bù yìng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應:符合。嘴里說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:“官,你昨夜恁般說,卻又口不應心,做下那事!”
    362

    口耳之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ěr zhī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見,而沒有真正的學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小之學也,入乎耳,出乎口。”
    363

    看風使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 fēng shǐ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跟著時勢轉變方向,隨機應變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西湖佳話 斷橋情跡》:“老娘是個走千家,踏萬戶,極聰明的,須看風使船,且待他口聲如何。”
    364

    慷慨仗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ng kǎi zhà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仗義:講義氣。為了講情誼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嗇地幫助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象你做這樣慷慨仗義的事,我心里喜歡,只是也要看來說話的是個什么樣的。”
    365

    狂犬吠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áng quǎn fèi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瘋狗對著太陽亂叫。比喻壞自不量力地叫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屈子賦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聞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則犬吠。”
    366

    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dāo xiāng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見義勇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楊顯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這個是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,則是誤傷命。”
    367

    落落難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luò nán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形容事情很邈遠,很難實現。后也形容為孤僻,不易合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耿弇傳》:“將軍前在南陽,建此大策,常以為落落難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。”
    368

    驢心狗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ǘ xīn gǒu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心兇狠惡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蒙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:“何故苦苦貪私,思量獨吃自疴……不知驢心狗肺怎幺生的。”
    369

    利欲熏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yù xū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利:名利;欲:欲望;熏:熏染;侵襲。貪財圖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黃庭堅《贈別李次翁》詩:“利欲熏心,隨翕張。”
    370

    力爭上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zhēng shàng y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上游:江河的源頭。努力爭取處于上流源頭。比喻努力爭取先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趙翼《閑居讀書作》詩:“所以才智,不肯自棄暴,力欲爭上游,性靈乃其要。”
    371

    狼子野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zǐ yě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狼子:狼崽子;幼小的狼;野心:野獸兇殘的本性。狼崽子雖小卻有野獸的兇殘本性。比喻壞兇殘的秉性或瘋狂的欲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四年》:“子文曰:‘必殺之。是子也,熊虎之狀,而豺狼之聲,弗殺,必滅若敖氏矣。’諺曰:狼子野心。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?”
    372

    昧地瞞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èi dì mán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欺騙天地。比喻昧著良心,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無名氏《活拿蕭天佑》頭折:“你這般昧地瞞天,諂佞奸僻。”
    373

    滿腹經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n fù jīng l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腹:肚子;經綸:理出絲緒叫經;編絲成繩叫綸。引申為的才學、本領、謀略等。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惟敏《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》:“論英雄何必老林泉?滿腹經綸須大展,休負了蒼生之愿。”
    374

    明鏡高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jìng gāo x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一面明亮的鏡子高高懸掛在面前。稱頌官吏審案嚴明;判案公正;不使受冤含屈。也比喻目光敏銳;明察秋毫;公正無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四折:“今日個幸對清官,明鏡高懸。”
    375

    目空一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kōng yī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。形容驕傲自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焦竑《李氏焚書序》:“宏甫快口直腸,目空一世,憤激過甚,不顧有懺者。”
    376

    面墻而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qiáng ér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學之,如面對墻壁而立,一無所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周官》:“不學墻面。”孔安國傳:“而不學,其猶正墻面而立。”
    377

    冒天下之大不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韙:不是,錯誤。去干普天下的都認為不對的事情。指不顧輿論的遣責而去干壞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韙,而以伐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?”
    378

    南金東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 jīn dōng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南方的金石,東方的竹箭。比喻優秀的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爾雅 釋地》:“東南之美者,有會稽之竹箭焉;……西南之美者,有華山之金石焉。”
    379

    拿手好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 shǒu hǎo x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拿手:擅長。原指演員最擅長的劇目。后用來形容最擅長的本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制造空氣是老趙的拿手好戲!他故意放出什么托拉斯的空氣來,好叫們起恐慌。”
    380

    逆天違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 tiān wéi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違背天理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伍被傳》:“夫以吳眾不能成功者,何也?誠逆天違眾而不見時也。”
    * 人物品質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