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外貌的成語 (360個)
-
301
死皮賴臉
- 成語拼音:
- sǐ pí lài liǎn
- 成語解釋:
- 臉憨皮厚;沒羞沒臊地纏磨不清。形容不顧羞恥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4回:“還虧是我呢,要是別的,死皮賴臉的三日兩頭兒來纏舅舅,要三升米兩升豆子的,舅舅也就沒有法兒呢。”
-
302
死乞白賴
- 成語拼音:
- sǐ qǐ bái lài
- 成語解釋:
- 謂糾纏不休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三十二回:“這可虧了他三個死乞白賴的拉住我,不叫我打他。”
-
303
身強力壯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
- 成語解釋:
- 身體強健;精力旺盛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4回:“最愛刺槍使棒,亦自身強力壯,不娶妻室,終日只是打熬筋骨。”
-
304
神清氣爽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qīng qì shuǎng
- 成語解釋:
-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,心情舒暢。②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,氣質爽朗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李昉《太平廣記》卷十七引唐·牛僧孺《續玄怪錄·裴諶》:“香風颯來,神清氣爽,飄飄然有凌云之意。”
-
305
殺氣騰騰
- 成語拼音:
- shā qì téng téng
- 成語解釋:
- 殺氣:兇惡的氣勢;騰騰:氣勢旺盛的樣子。指殺伐之氣很盛;兇神惡煞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前漢書平話》:“戰塵郁郁,殺氣騰騰,遮籠四野、蔽塞五方。”
-
306
色若死灰
- 成語拼音:
- sè ruò sǐ huī
- 成語解釋:
- 面目慘白。原比喻面部沒有什么表情。現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盜跖》:“孔子再拜趨走,出門上車,執轡三失,目茫然無見,色若死灰。”
-
307
聲色俱厲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sè jù lì
- 成語解釋:
- 俱:全;都。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。指人對不滿的事表現得非常憤慨激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明帝紀》:“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:‘皇太子何以德稱?’聲色俱厲,必欲使有言。”
-
308
聲嘶力竭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sī lì jié
- 成語解釋:
- 嘶:啞;竭:盡。嗓子喊啞;氣力用盡。形容竭力呼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晚清文學鈔 轟天雷》:“北山大哭,哭得聲啞力竭,倒是嫂嫂勸住了。”
-
309
颯爽英姿
- 成語拼音:
- sà shuǎng yīng zī
- 成語解釋:
- 颯爽:豪邁矯健;英姿:英勇威武的姿態。形容英俊威武、精神煥發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黃遵憲《題黃佐廷贈尉遺像》詩:“不將褒鄂畫凌煙,颯爽英姿尚凜然。”
-
310
手無縛雞之力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
- 成語解釋:
- 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。形容身體弱、力氣小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賺蒯通》第一折:“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,只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鉆過去,他就鉆過去了。”
-
311
堂而皇之
- 成語拼音:
- táng ér huáng zh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(多含貶義)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花邊文學 “莎士比亞”》:“末一句是客氣話,贊成施先生的其實并不少,要不然,能堂而皇之的在雜志上發表嗎?”
-
312
銅筋鐵骨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jīn tiě gǔ
- 成語解釋:
- 如銅一樣的筋,如鐵一樣的骨。比喻十分健壯的身體。也指能負重任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楊暹《西游記》第二本第九出:“我盜了太上老君煉就金丹,九轉煉得銅筋鐵骨,火眼金睛。”
-
313
兔起鳧舉
- 成語拼音:
- tǔ qǐ fú jǔ
- 成語解釋:
- 鳧:野鴨。象兔敢奔跑,象野鴨急飛。比喻行動迅速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論威》:“知其不可久處,則知所兔起鳧舉死殙之地矣。”
-
314
兔起鶻落
- 成語拼音:
- tù qǐ gǔ luò
- 成語解釋:
- 兔子剛起跑;鶻就猛撲下去。形容動作非常敏捷;比喻下筆快捷。鶻:打獵用的猛禽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蒷筜谷偃竹記》:“急起從之,振筆直遂,以追其所見,如兔起鶻落,少縱即逝矣。”
-
315
倜儻不羈
- 成語拼音:
- tì tǎng bù jī
- 成語解釋:
- 倜儻:灑脫,不拘束;羈:馬籠頭,比喻束縛、拘束。形容灑脫豪放,不受拘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袁耽傳》:“耽字彥道,少有才氣,俶儻不羈,為士類所稱。”
-
316
倜儻不群
- 成語拼音:
- tì tǎng bù qún
- 成語解釋:
- 卓異不凡;出眾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索靖傳》:“或若登高望其類,或若既往而中顧,或若倜儻不群,或若自檢于常度。”
-
317
吞云吐霧
- 成語拼音:
- tūn yún tǔ wù
- 成語解釋:
- 原形容道士修煉養氣,不吃五谷,后形容人吸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 沈約傳》:“始餐霞而吐霧,終凌虛而倒影。”
-
318
武不善作
- 成語拼音:
- wǔ bù shàn zuò
- 成語解釋:
-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西游記》第六三回:“常言道:‘武不善作’,但只怕起手處不得留情,一時間傷了你的性命。”
-
319
溫文爾雅
- 成語拼音:
- wēn wén ěr yǎ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態度溫和;舉動斯文。現有時也指缺乏斗爭性;做事不大膽潑辣;沒有闖勁。爾雅:文雅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陳錫九》:“太守愕然曰:‘此名士之子,溫文爾雅,烏能作賊?’”
-
320
溫文儒雅
- 成語拼音:
- wēn wén rú yǎ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溫文爾雅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緣起首回:“為首的是個半老的儒者氣象……次后便是一個溫文儒雅的白面書生。”
* 人物外貌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