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成語 (7973個)
-
41
高頭講章
- 成語拼音:
- gāo tóu jiǎng zhāng
- 成語解釋:
- 經書正文上端留有較寬空白,刊印講解文字,這些文字稱為“高頭講章”
- 成語出處:
- 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八回:“先生見了那沒頭沒腦辟空而來的十五個大字,正不知從那里開口,才入得進這中庸兩個字,只得先看了一遍高頭講章,照著那講章往下敷衍半日,才得講完。”
-
42
浩然正氣
- 成語拼音:
- hào rán zhèng qì
- 成語解釋:
- 浩然:盛大、剛直的樣子;氣:氣概、精神。指正大剛直的精神、氣質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兔兒爺》:“抗戰建國須憑真實本領與浩然正氣,只能迎時當令充兔子王的,不作漢奸,也是廢物。”
-
43
火上弄雪
- 成語拼音:
- huǒ shàng nòng xuě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易于敗亡,事情很容易辦到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4回:“誰知錢不由正經路來的,火上弄雪;不由正經路去的,石沉大海,日減月削,漸漸損之又損,而至于無。”
-
44
就地正法
- 成語拼音:
- jiù dì zhèng fǎ
- 成語解釋:
- 在犯罪的當地執行死刑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65回:“因為案情重大,并且是積案累累的,就辦了一個就地正法。”
-
45
借古喻今
- 成語拼音:
- jiè gǔ yù jīn
- 成語解釋:
- 借:假借;喻:比喻。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現實中的今人今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熊召政《張居正》第三卷第八回:“張居正并沒有直筒筒講出自家觀點,而是宕開話頭借古喻今。”
-
46
匡合之功
- 成語拼音:
- kuāng hé zhī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匡:糾正;匡合:把天下納入正軌。指治理國家的功勞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褒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齊桓設庭燎之禮,故有匡合之功。”
-
47
慷慨淋漓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lín lí
- 成語解釋:
- 淋漓:充盛;暢快。形容說話、寫文章意氣昂揚;言辭暢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蔡東藩《五代史演義》第六回:“先頒發一篇檄文,說得堂堂正正,慷慨淋漓。”
-
48
廉而不劌
- 成語拼音:
- lián ér bù guì
- 成語解釋:
- 廉:廉潔;劌:割傷,刺傷。有棱邊而不至于割傷別人。比喻為人廉正寬厚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聘義》:“廉而不劌,義也。”
-
49
梁上君子
- 成語拼音:
- liáng shàng jūn zǐ
- 成語解釋:
- 梁:房梁。躲在房梁上的君子。原指竊賊。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的、脫離實際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陳寔傳》:“寔陰見,乃起自整拂,呼命子孫,正色訓之曰:‘夫人不可以不自勉。不善之人未必本惡,習以性成,遂至于此。梁上君子者是矣!’”
-
50
櫟陽雨金
- 成語拼音:
- lì yáng yǔ jīn
- 成語解釋:
- 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捍獻公呴十八年,雨金櫟陽。”張守節正義:“言雨金于秦國都,明金瑞見也。”后因以“櫟陽雨金”喻意外的恩賜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捍獻公呴十八年,雨金櫟陽。”張守節正義:“言雨金于秦國都,明金瑞見也。”
-
51
墻面而立
- 成語拼音:
- qiáng miàn ér lì
- 成語解釋:
- 面對墻壁對立。形容目光短淺。亦作“面墻而立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書·周官》:“不學墻面”孔傳:“人而不學,其猶正墻面而立。”《論語·陽貨》:“人而不為《周南》《召南》,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?”
-
52
千仞無枝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rèn wú zh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品正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水經注·汶水》:“松樅高千仞而無枝,非憂王室之無柱也。”
-
53
衰季之風
- 成語拼音:
- shuāi jì zhī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衰季:末世。末世的不良風氣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議學校貢舉札子》:“庶幾得忠實之士,不至蹈衰季之風,則天下幸甚。”
-
54
堂堂之陣
- 成語拼音:
- táng táng zhī zhèn
- 成語解釋:
- 堂堂:盛大的樣子。軍容壯大的陣勢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孫武《孫子·軍爭》:“無邀正正之旗,勿擊堂堂之陳,此治變者也。”
-
55
歪打正著
- 成語拼音:
- wāi dǎ zhèng zhá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采取的方法本不恰當;卻僥幸得到滿意的結果。歪:不正;著:擊中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回:“將藥煎中,打發晁大舍吃將下去,誰想歪打正著,又是楊太醫運氣好的時節,吃了藥就安穩睡了一覺。”
-
56
枉矯過激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jiǎo guò jī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矯枉過正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文征明《鐵柯記》:“昔劉器之不為枉矯過激之行,而耿挺特達,卓有建明。”
-
57
相對無言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duì wú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指彼此相對說不出話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詞:“夜來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,正梳妝,相顧無言,唯有淚千行。”
-
58
相顧無言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gù wú yán
- 成語解釋:
- 顧:看。彼此對看說不出話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》:“夜來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,正梳妝。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”
-
59
行則思義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zé sī yì
- 成語解釋:
- 行:行動;義:公正。行動時要考慮是否合乎正義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君子動則思禮,行則思義,不為利回。”
-
60
以功補過
- 成語拼音:
- yǐ gōng bǔ guò
- 成語解釋:
- 用功勞來彌補過錯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云笈七簽》卷九十三:“追悔既往,洗心自新。雖失之于壯齒,冀收之于晚節。以功補過,過落而功全;以正易邪,邪忘而正在。”
* 偏正式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