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六開頭的成語 (392個)

    181

    可望而不可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ě wàng é bù kě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能望見,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。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宋之問《明河篇》:“明河可望不可親,愿得乘槎一問津。”明·劉基《登臥龍山寫懷二十八韻》:“白云在青天,可望不可即。”
    182

    可一而不可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再:兩次或第二次。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歸有光《菎山縣倭寇始末書》:“勸借可暫而不可常,可一而不可再。”
    183

    稂不稂莠不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bù láng yǒu bù y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既不象稂,也不象莠。比喻不成材,沒出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人生世上,難得的是這碗現成飯,只管‘稂不稂莠不莠’的到幾時。”
    184

    驢唇不對馬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ǘ chún bù duì mǎ k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說話寫文章,前言不搭后語,兩不相合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94回:“稍一疏神,便說的驢唇不對馬口,那還有什么趣味呢!”
    185

    癩狗扶不上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i gǒu fú bù shàng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沒出息的人,沒辦法扶助他長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8回:“怨不得俗語說:‘癩狗扶不上墻’的!”
    186

    烈女不更二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烈女:剛正有節操的女子。貞烈的婦女不嫁第二個丈夫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夫人怒欲悔親,依舊要將鶯鶯與鄭恒,焉有此理?道不得個‘烈女不更二夫’。”
    187

    烈女不嫁二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nǚ bù jià èr f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烈女:剛正有節操的女子。貞烈的婦女不嫁第二個丈夫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五侯宴》楔子:“便好道一馬不背雙鞍,雙輪豈碾四轍,烈女不嫁二夫,我怎肯嫁侍于人。”
    188

    老死不相往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彼此不聯系,不交流情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,不相往來。”
    189

    來無影,去無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i wú yǐng,qù wú z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蹤:腳印。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。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81回:“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,來無影,去無蹤。”
    190

    立于不敗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于:處在;地:地位。指人處在不會失敗的境地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武《孫子 軍形篇》:“故善戰者,立于不敗之地,而不失敵之敗也。”
    191

    老子天下第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zǐ tiān xià dì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老子:不謙虛的人的自稱。自以為是天下第一號人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反對自由主義》:“自以為是,老子天下第一。”
    192

    禮之用,和為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zhī yòng,hé wéi g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:和諧,協調。按禮行事,當以和平和諧為本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學而》:“禮之用,和為貴,先王之道,斯為美。”
    193

    磨不磷,涅不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 bù lín,niè bù z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。同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緇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8回:“孰知鐵中玉正以持己,禮以潔身,聞臣言怒以為污辱,竟不俟駕而行。其磨不磷,涅不緇,豪杰之士也。”
    194

    名不正,言不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bù zhèng,yán bù sh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名不正,則言不順;言不順,則事不成。”
    195

    滿口之乎者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n kǒu zhī hū zhě y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滿口文言詞語。指人物的書呆子氣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吶喊·孔乙己》:“他對人說話,總是滿口之乎者也,教人半懂不懂的。”
    196

    謀莫難于周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u mò nán yú zhōu m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謀:計謀。謀劃最難的地方在于周到嚴密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鬼谷子·摩篇》:“謀莫難于周密,說莫難于悉聽,事莫難于必成。”
    197

    明人不說暗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rén bù shuō àn hu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明:光明正大。光明正大的人說實在話,不轉彎抹角
    成語出處:
    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紅頂商人》:“明人不說暗話,雪巖的靠山是王撫臺,如今已不在人世。”
    198

    明人不做暗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。比喻有意見當面提出,不在背后搗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吳昌齡《張天師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:‘明人不做那暗事’,則俺這閉月羞花絕代姿,到如今自做出自當之,妝甚的謊子!”
    199

    明人不作暗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9回:“這伙計既到上海之后,心想不要把他冒冒失失的一告,他其中怕別有因由。而且明人不作暗事。”
    200

    敏于事,慎于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ǐn yú shì,shèn yú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敏:奮勉,慎:小心。辦事勤勉,說話謹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 學而》:“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
    * 六開頭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