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動賓式成語 (2585個)

    201

    包藏禍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o cáng huò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包藏:暗藏;禍心:害人之心。表示心里藏著壞主意;懷著害人的意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元年》:“小國無罪,恃實其罪。將恃大國之安靖已,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。”
    202

    苞藏禍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o cáng huò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苞:通“包”,包藏;禍心:害人之心。心里暗藏著不可告人的壞主意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皇后紀下·獻帝伏皇后》:“陰懷妒害,苞藏禍心,弗可以承天命。”
    203

    不存芥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ún jiè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芥蒂:本作“蒂芥”,細小的梗塞物,比喻積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。心里不積存怨恨和不快。形容人心地寬,氣量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蒂芥。”
    204

    備嘗艱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èi cháng jiān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備:全、盡;嘗:經歷。受盡了艱難困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紀聞 吳保安》:“吾自陷蠻夷,備嘗艱苦,肌膚毀剔,血淚滿池。”
    205

    備嘗艱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èi cháng jiān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備:全、遍;嘗:經歷。指受盡了艱難困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潘尼傳》:“尼職居顯要,從容而已,雖憂虞不及,而備嘗艱難。”
    206

    包藏奸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o cáng jiān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包藏禍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操《讓縣自明本志令》:“劉表自以為宗室外,~,乍前乍卻,以觀世事。”
    207

    別出機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chū jī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機杼:織布機,比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。指寫作另辟途徑,能夠創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邁《容齋詩話》第四卷:“詩文當有所本。若用古人語意,別出機杼,曲而暢之,自足以傳示來世。”
    208

    不辭勞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í láo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辭:推辭。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。形容工作勤奮努力。也作“不辭辛苦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牛肅《紀聞 吳保安》:“今日之事,請不辭勞苦。”
    209

    不差累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ā lěi s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累黍:是古代兩種很小的重量單位,形容數量極小。形容絲毫不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律歷志上》:“度長短者不失毫厘,量多少者不失圭撮,權輕重者不失黍累。”
    210

    不成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é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器:指人的度量、才干。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。多用以指人氣質平庸,不能有所成就,沒有什么出息。有時也指不學好,自甘墮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學記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道。”
    211

    不成氣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éng qì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單個、局部或孤立事物不能形成大的環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13回:“就令十世童身千年功行,畢竟還是不成氣候。”
    212

    博采群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ó cǎi qún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博:廣;議:建議。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·劉芳傳》:“考括墳籍,博采群議。”
    213

    不出所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ū suǒ l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:超出;料:推測;料想。指沒有出乎預料。即在意料之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十回:“我從昨夜與密斯談天之后,一直防著你,剛剛走到你那邊,見你不在,我就猜著到這里來了,所以一直趕來,果然不出所料。”
    214

    必操勝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cāo shèng q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操:持;拿;券:憑證;勝券:指勝利的把握。一定有勝利的把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田敬仲世家》:“常執左券,以責于秦韓。”
    215

    不差上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chā shàng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分高下,差不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0回:“一般是鮮花嫩柳,與眾姊妹不差上下。”
    216

    別出手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chū shǒu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具有獨到的眼光和手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鄭振鐸《插圖本中國文學史》第六章二:“卓吾所著書,于上下數千年之間,別出手眼,在思想界上勢力甚大。”
    217

    鞭笞天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ān chī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鞭笞:鞭打;天下:指全國。驅使全國人們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:“執棰附而鞭笞天下,威振四海。”
    218

    別出心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chū xīn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別:另外;裁:安排取舍;心裁:出于個人內心的設計、構思、籌劃。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、新辦法。也作“別出新裁”、“自出心裁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李贄《水滸全書發凡》:“今別出心裁,不依舊樣,或特標于目外,或疊彩于回中。”
    219

    別出新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chū xīn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獨創一格,與眾不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顧觀光《武陵山人雜著 雜說》:“敖繼公釋《儀禮》,屏棄古注,別出新裁,于經文有難通處,不以為衍文,即以為脫簡。”
    220

    備嘗辛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èi cháng xīn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備:盡、全。嘗:經歷。受盡了艱難困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順宗實錄》:“上常親執弓矢,率軍后先導衛,備嘗辛苦。”
    * 動賓式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