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千的成語 (430個)

    141

    毫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o lí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毫、厘: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。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,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萬物理,失之毫厘,差之里,故君子慎始也’”
    142

    豪厘之差,將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o lí zhī chā,jiāng zhì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豪:通“毫”;厘:很小的計量單位;差:差異;致:招引。指極其微小的差錯,最終會造成很大的錯誤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陶侃傳》:“然某等區區,實恐理失于內,事敗于外,豪厘之差,將致里,使荊蠻乖離,西嵎不守,唇亡齒寒,侵逼無限也。”
    143

    橫眉冷對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,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橫眉:怒目而視;夫指:眾人都指責;孺子牛:甘為為人服務的人。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,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自嘲》詩:“橫眉冷對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”
    144

    好事不出門,惡事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,è shì chuán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壞事卻傳播得極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4回:“自古道:‘好事不出門,惡事傳里。’不到半月之間,街坊鄰舍,都知得了,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。”
    145

    好事不出門,惡事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,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壞事卻傳播得極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僧問紹宗:‘如何是西來意?’紹宗曰:‘好事不出門,惡事行里。’”
    146

    好事不出門,惡事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,è shì yáng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壞事卻傳播得極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自古道:好事不出門,惡事揚里。”
    147

    皓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o yuè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范圍極為廣闊的山萬水都處于皎潔的月光照射之下。形容月光皎潔,天氣暗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長煙一空,皓月里,浮光耀金,靜影沉璧。”
    148

    決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é cè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決定里外戰役的勝利,形容卓越的軍事運籌才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楊炯《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》:“蕭相立功于萬代,留侯決策里。”
    149

    拒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rén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對人態度傲慢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詣詣之聲音顏色,距人于里之外。”
    150

    距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rén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距:通“拒”,拒絕。形容傲氣十足,不愿與人接近或毫無商量的余地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聲音顏色距人于里之外。”
    151

    拒人于里之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態度傲慢,堅決拒絕別人,或毫無商量余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距人于里之外。”
    152

    見物不取,失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wù bù qǔ,shī zhī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:遇到,看見;取:取得;失:失去。見到時不拿過來,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。形容不要錯失良機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鳳翼《紅拂記·俊杰知時》:“呀,道兄差矣!豈不聞見物不取,失之里,既遇明主,何必遠去?”
    153

    家有敝帚,享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 yǒu bì zhǒu,xiǎng zhī qiā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敝帚:破掃帚。享:供奉。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金。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。有時用于自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班固《東觀漢記·光武帝紀》:“帝聞之,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:‘城降,嬰兒老母,口以萬數,一旦放兵縱火,聞之可謂酸鼻。家有敝帚,享之金。禹宗室子孫,故嘗更職,何忍行此!’”
    154

    見之不取,思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zhī bù qǔ,sī zhī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到時不拿過來,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二八:“見之不取,思之里。只道張協狀元,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,買本看。”
    155

    留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fāng qiān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人在歷史上享有聲望或給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貪夢道人《彭公案》第62回:“要做幾件別古絕今之事,也好留芳古。”
    156

    老驥伏櫪,志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jì fú lì,zhì zài qiān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驥:駿馬,里馬;櫪:馬槽。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,仍有雄心壯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
    157

    立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sǎo qiān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:即時;掃:迅速掠過。比喻才思敏捷,文章寫得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湯顯祖《還魂記·耽試》:“風檐寸晷,立掃言,可敬可敬!”
    158

    寧與人好,莫與一人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yǔ qiān rén hǎo,mò yǔ yī rén d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寧愿與人做朋友,不要與一個人為敵
    成語出處:
    159

    變萬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biàn wàn zhu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變化繁多,呈現出各種情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伶玄《趙飛燕外傳》:“后殿又為溫室、凝缸室、浴蘭室,曲房連檻,飾黃金白玉,以壁為表里,變萬狀。”
    160

    錘打鑼,一錘定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chuí dǎ luó,yī chuí dì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文亢《婚事》:“錘打鑼,一錘定聲,最后還是中祥開了腔。”
    * 千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