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質的成語 (1133個)
-
301
肺腑之言
- 成語拼音:
- fèi fǔ zhī yán
- 成語解釋:
- 肺腑:指內心。發自內心的真摯誠懇的話語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鄭德輝《芻梅香》第二折:“小生別無所告,只索將這肺腑之言,實訴與小娘子。”
-
302
富貴不能淫
- 成語拼音:
- fù guì bù néng yín
- 成語解釋:
- 富:有錢;貴:舊指官位高;淫:迷惑、誘使腐化墮落。指不為金錢和權位所迷惑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
-
303
伐功矜能
- 成語拼音:
- fá gōng jīn néng
- 成語解釋:
- 伐、矜:夸耀。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。形容居高自大,恃才傲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奉法循理之吏,不伐功矜能,百姓無稱,亦無過行。”
-
304
富貴驕人
- 成語拼音:
- fù guì jiāo rén
- 成語解釋:
- 富:有錢;貴:指有地位。有財有勢,盛氣凌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陳書 魯悉達傳》:“悉達雖仗義任俠,不以富貴驕人。”
-
305
翻黃倒皂
- 成語拼音:
- fān huáng dǎo zào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顛倒黑白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康海《鮑老兒 秋日閑情》套曲:“眉來眼去,唇三口四,泥爛油滑,翻黃倒皂,呼風喚雨,搦霧摶沙。”
-
306
佛口蛇心
- 成語拼音:
- fó kǒu shé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話雖說得好聽,心腸卻極狠毒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梅鼎祚《玉合記 焚修》:“師父不要罵,動了嗔心,要變白蟒哩。好兩個佛口蛇心。”
-
307
飯來張口
- 成語拼音:
- fàn lái zhāng kǒu
- 成語解釋:
- 指吃現成飯而不勞動
- 成語出處:
- 唐 元稹《放言》:“酒熟脯糟學漁父,飯來開口似神鴉。”
-
308
扶傾濟弱
- 成語拼音:
- fú qīng jì ruò
- 成語解釋:
- 傾:倒塌,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。扶助困難的人,救濟弱小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四折:“你若肯扶傾濟弱,我可便回嗔作笑,一會價記著想念著。”
-
309
奮起直追
- 成語拼音:
- fèn qǐ zhí zhuī
- 成語解釋:
-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29回:“義無反顧,惟有群策群力,奮起直追,迅電華會代表,堅持原案。”
-
310
婦人之仁
- 成語拼音:
- fù rén zhī rén
- 成語解釋:
- 仕:仁慈。婦女的軟心腸。舊指處事姑息優柔,不識大體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項王見人恭敬慈愛,言語嘔嘔,人有疾病,涕泣分食飲;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,印刓弊,忍不能予;此所謂婦人之仁也。”
-
311
焚書坑儒
- 成語拼音:
- fén shū kēng rú
- 成語解釋:
- 坑:挖坑活埋;儒:儒生;讀書人。指秦始皇焚燒《詩經》、《書經》等古代典籍;坑殺一批儒生。后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孔安國《〈尚書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,焚書坑儒,天下學士逃難解散。”
-
312
俯首帖耳
- 成語拼音:
- fǔ shǒu tiē ěr
- 成語解釋:
- 象狗見了主人那樣低著頭,耷拉著耳朵。形容卑屈馴服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應科目時與人書》:“若俯首帖耳,搖尾而乞憐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-
313
俯首聽命
- 成語拼音:
- fǔ shǒu tīng mìng
- 成語解釋:
- 俯:低下;首:頭;腦袋。低著腦袋聽從命令。形容馴服順從的樣子。俯付fǔ…fùfù負
- 成語出處:
- 漢 焦贛《易林 兌之否》:“俯伏聽命,不敢動搖。”
-
314
分文不取
- 成語拼音:
- fēn wén bù qǔ
- 成語解釋:
- 一個錢也不要。比喻不計報酬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39卷:“懶龍分文不取,也不問多少,盡數與了貧兒。”
-
315
扶危定亂
- 成語拼音:
- fú wēi dìng luàn
- 成語解釋:
- 扶助危難,平定禍亂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83回:“能識人,能愛人才,能為國留得那英雄豪杰,為朝廷扶危定亂。”
-
316
扶危拯溺
- 成語拼音:
- fú wēi zhěng nì
- 成語解釋:
- 溺:落水。扶助危難者,救起落水者。比喻盡力救助別人的危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獨孤公神道碑銘》:“常州之義篤于友,用之有常,行之可久,扶危拯溺,爾身我手。”
-
317
赴險如夷
- 成語拼音:
- fù xiǎn rú yí
- 成語解釋:
- 赴:投身進去;險:危險;如:像;夷:平坦。走向危險的道路,看作像平坦的大道。形容不避艱險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魏書·于什門等傳論》:“史臣曰:‘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,視死如歸;或赴險如夷,惟義所在。’”
-
318
奮勇當先
- 成語拼音:
- fèn yǒng dāng xiān
- 成語解釋:
- 精神奮發;勇敢地沖在最前面;戰斗在最前列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要有俺五百義兵家將,都要的奮勇當先,相持對壘。”
-
319
附庸風雅
- 成語拼音:
- fù yōng fēng yǎ
- 成語解釋:
- 附庸:依傍;追隨;風雅:原始《詩經》中的“國風”和“大雅”、“小雅”;引申為吟詩綴文之類的事和文士學者的風度。指一些缺乏文化修養的人;偏去結交文人學者;參與文化活動;借以裝點門面;扮出有教養;有風度;斯文儒雅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情變》:“那班鹽商明明是咸腌貨色,卻偏要附庸風雅,在揚州蓋造了不少的花園。”
-
320
覆雨翻云
- 成語拼音:
- fù yǔ fān yú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反復無常,玩弄手段。也比喻世事變幻莫測
- 成語出處:
- 明 何景明《長安大道行》:“薰天灼地期長久,覆雨翻云亦隨手。”
* 品質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