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質的成語 (1133個)
-
481
盡忠報國
- 成語拼音:
- jìn zhōng bào guó
- 成語解釋:
- 用全部忠誠報效國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 文苑傳 顏之儀》:“公等備受朝恩,當盡忠報國。”
-
482
堅貞不屈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zhēn bù qū
- 成語解釋:
- 貞:節操。堅定有氣節;絕不屈服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韋應物《江州集 睢陽感懷》詩:“甘從鋒刃斃,莫奪堅貞志。”
-
483
竭智盡忠
- 成語拼音:
- jié zhì jìn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竭:盡。用盡智力,竭盡忠誠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,三年不得復見,竭智盡忠。”
-
484
鳩占鵲巢
- 成語拼音:
- jiū zhàn què cháo
- 成語解釋:
- 鳩性拙;不善營巢;而占居鵲所成之巢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召南 鵲巢》:“維鵲有巢,維鳩居之。”
-
485
舉重若輕
- 成語拼音:
- jǔ zhòng ruò qīng
- 成語解釋:
-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趙翼《甌北詩話》:“坡詩不尚雄杰一派,其絕人處,在乎議論英爽,筆鋒精銳,舉重若輕,讀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
-
486
降志辱身
- 成語拼音:
- jiàng zhì rǔ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降:壓抑;減損。壓抑自己的意志;降低自己的身份;多指違心地混跡于世俗或委曲求全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微子》:“柳下惠,少連,降志辱身矣。”
-
487
救災恤患
- 成語拼音:
- jiù zāi xù huàn
- 成語解釋:
- 謂救濟撫恤災患中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李贄《焚書·雜述·寒燈小話》:“今得人錢財,視同糞土,豈為謀王圖霸,用之以結客乎?抑救災恤患,而激于義之不能以已也?”
-
488
口不應心
- 成語拼音:
- kǒu bù yìng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應:符合。嘴里說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:“官人,你昨夜恁般說,卻又口不應心,做下那事!”
-
489
開誠相見
- 成語拼音:
-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開誠:敞開胸懷;顯示誠意。對人坦白直率;真誠相見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且開心見誠,無所隱伏,闊達多大節,略與高帝同。”
-
490
快刀斬亂麻
- 成語拼音:
- kuài dāo zhǎn luàn má
- 成語解釋:
- 快:鋒利。比喻以果斷迅捷的手段解決錯綜復雜的問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 文宣帝紀》:“高祖嘗試觀諸子意識,各使治亂絲,帝獨抽刀斬之,曰:‘亂者須斬!’”
-
491
口耳之學
- 成語拼音:
- kǒu ěr zhī xué
- 成語解釋:
-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見,而沒有真正的學識。
- 成語出處:
-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小人之學也,入乎耳,出乎口。”
-
492
看風使船
- 成語拼音:
- kàn fēng shǐ chuá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跟著時勢轉變方向,隨機應變
- 成語出處:
- 《西湖佳話 斷橋情跡》:“老娘是個走千家,踏萬戶,極聰明的人,須看風使船,且待他口聲如何。”
-
493
看風使舵
- 成語拼音:
- kàn fēng shǐ duò
- 成語解釋:
- 看風向轉發動舵柄。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法云法秀禪師》:“看風使舵,正是隨波逐流。”
-
494
看風使帆
- 成語拼音:
- kàn fēng shǐ fān
- 成語解釋:
- 看風向掌握船帆。比喻隨機應變,看情況辦事。亦作“看風使船”、“看風使舵”、“見風使舵”、“看風駛篷”、“看風轉舵”、“隨風使船”、“看風行事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天依懷禪師法嗣·法云法秀禪師》:“看風使帆,正是隨波逐浪。”
-
495
口惠而實不至
- 成語拼音:
-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
- 成語解釋:
- 惠:給人以好處;至:到。只在口頭上答應給別人好處;而實際的利益卻到不了別人身上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口惠而實不至,怨災及其身。”
-
496
克己奉公
- 成語拼音:
- kè jǐ fèng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克己:克制自己的私欲;奉公:以公事為重。指嚴格要求自己;一心為公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祭遵傳》:“遵為人廉約小心,克己奉公,賞賜輒盡與士卒,家無私財。”
-
497
坎井之蛙
- 成語拼音:
- kǎn jǐng zhī wā
- 成語解釋:
- 廢井里的青蛙。比喻見識不多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莊周《莊子 秋水》:“子獨不聞夫坎井之蛙乎?謂東海之鱉曰:‘吾樂與!’”
-
498
慷慨仗義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zhàng yì
- 成語解釋:
- 仗義:講義氣。為了講情誼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嗇地幫助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象你做這樣慷慨仗義的事,我心里喜歡,只是也要看來說話的是個什么樣的人。”
-
499
狂犬吠日
- 成語拼音:
- kuáng quǎn fèi rì
- 成語解釋:
- 瘋狗對著太陽亂叫。比喻壞人自不量力地叫囂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屈子賦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聞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則犬吠。”
-
500
快人快事
- 成語拼音:
- kuài rén kuài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爽快人辦爽快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附各本序跋題辭〈陳序〉》:“維時雪停段君,踴躍付梓,快人快事,其有古人不見我之思乎?”
* 品質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