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質 (1133個)
-
141
不舍晝夜
- 成語拼音:
- bù shě zhòu yè
- 成語解釋:
- 舍:放棄。不分白天和黑夜。比喻夜以繼日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
-
142
半推半就
- 成語拼音:
- bàn tuī bàn jiù
- 成語解釋:
- 推:推辭;就:靠攏;接受。一面推辭;一面接受。形容表面推辭;但內心愿意接受;假意拒絕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半推半就,又驚又愛,檀口揾香腮。”
-
143
半途而廢
- 成語拼音:
- bàn tú ér fèi
- 成語解釋:
- 半途:半途上;廢:中止。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。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;不能善始善終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廢,吾弗能已矣。”
-
144
百無禁忌
- 成語拼音:
- bǎi wú jìn jì
- 成語解釋:
- 百:一切;禁忌:忌諱。無論什么都不忌諱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61回:“若是遇見個正經朋友,山向利與不利,穴口開與不開,選擇日子,便周章的百無禁忌。”
-
145
博聞強記
- 成語拼音:
- bó wén qiáng jì
- 成語解釋:
- 聞:見聞。形容知識豐富,記憶力強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八卷:“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,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,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隘。”
-
146
博聞強志
- 成語拼音:
- bó wén qiáng zhì
- 成語解釋:
- 博:廣博;聞:傳聞;志:記住,記憶。指見聞廣博,記憶力強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荀況《荀子 解蔽》:“博聞強志,不合王制。”
-
147
薄物細故
- 成語拼音:
- bó wù xì gù
- 成語解釋:
- 薄:微小;物:事物;故:事故。指微小的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匈奴列傳》:“薄物細故,謀臣計失,皆不足以離兄弟之歡。”
-
148
百無一是
- 成語拼音:
- bǎi wú yī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無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臨,極為難處。”
-
149
百無一用
- 成語拼音:
- bǎi wú yī yòng
- 成語解釋:
- 百樣之中無一有用的。形容毫無用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黃景仁《雜感》:“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無一用是書生。”
-
150
抱蔓摘瓜
- 成語拼音:
- bào wàn zhāi guā
- 成語解釋:
- 順藤摸瓜。比喻擴大案情,牽連無罪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賢《黃臺瓜辭》:“種瓜黃臺下,瓜熟了離離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使瓜稀,三摘猶自可,摘絕抱蔓歸。”
-
151
碧血丹心
- 成語拼音:
- bì xuè dā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碧血:血化為碧玉;后指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;丹心:忠心。形容滿腔熱血;無限忠誠之心。也作“丹心碧血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外物》:“萇弘死于蜀,藏其血三年,化而為碧。”
-
152
本性難移
- 成語拼音:
- běn xìng nán yí
- 成語解釋:
- 移:改變。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慣;難以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尚仲賢《柳毅傳書》楔子:“想他每無恩義,本性難移,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里。”
-
153
稟性難移
- 成語拼音:
- bǐng xìng nán yí
- 成語解釋:
- 本性難以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尚仲賢《洞庭湖柳毅傳書》楔子:“想他第無恩義,本性難移。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里,離鳳閣近漁磯。
-
154
博學洽聞
- 成語拼音:
- bó xué qià wén
- 成語解釋:
- 博學:廣博。學問廣博,見識豐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荀顗傳》:“性至孝,總角知名,博學洽聞,理思周密。”
-
155
背信棄義
- 成語拼音:
- bèi xìn qì yì
- 成語解釋:
- 背:違背。信:信用;棄:丟棄;義:道義。不講信用。不講道義也作“棄信忘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鄰,棄信忘義。”
-
156
不學無術
- 成語拼音:
- bù xué wú shù
- 成語解釋:
- 術:技術;技藝。沒有學問;沒有本領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霍光傳贊》:“然光不學亡術,暗于大理。”
-
157
幫閑鉆懶
- 成語拼音:
- bāng xián zuān lǎn
- 成語解釋:
- 指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和興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,縫合唇送暖偷寒。”
-
158
不以為恥
- 成語拼音:
- bù yǐ wéi chǐ
- 成語解釋:
- 不認為是可恥。指不知羞恥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鄧析子 轉辭》:“今掛劓不以為恥,斯隊之所以亂多治少也。”
-
159
不遺余力
- 成語拼音:
- bù yí yú lì
- 成語解釋:
- 遺:保留;余力:剩余的力量。用出全部力量一點也不保留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趙策三》:“秦不遺馀力矣,必且破趙軍。”
-
160
別有用心
- 成語拼音:
- bié yǒu yòng xīn
- 成語解釋:
-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與劉子澄書》:“方別尋得一頭緒,似差簡約端的,始終文字言語之處,真別有用心處。”
* 品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