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的成語 (38061個)
-
61
安分守己
- 成語拼音:
- ān fèn shǒu jǐ
- 成語解釋:
- 分:本分;守:保持;己:指自己活動的范圍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節。指謹慎老實;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規矩;不越軌外求;亦指安于現狀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袁文《甕牖閑評》第八卷:“自以為一己之能,萬一人主見喜,則超臘奮迅何事不可為,彼安分守己恬于進取者,方且以道義自居,其肯如此僥幸乎?”
-
62
艾發衰容
- 成語拼音:
- ài fà shuāi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艾:蒼白色。灰白色的頭發,衰老的面容
- 成語出處:
- 唐 元稹《郡齋感懷見寄》:“艾發衰容惜寸輝。”
-
63
愛富嫌貧
- 成語拼音:
- ài fù xián pín
- 成語解釋:
- 嫌:厭惡。嫌棄貧窮,喜愛富有。指對人的好惡以其貧富為準
- 成語出處:
- 元 施惠《幽閨記 兄弟彈冠》:“你道如何?愛富嫌貧,岳丈倚強凌弱。”
-
64
安富尊榮
- 成語拼音:
- ān fù zūn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安:安逸;富:富有;尊:尊貴;榮:榮耀。安定富足,尊貴榮華。也指安于富裕安樂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君子居是國也,其君用之,則安富尊榮;其子弟從之,則孝悌忠信。”
-
65
安分知足
- 成語拼音:
- ān fèn zhī zú
- 成語解釋:
- 安于本分,對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滿足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洪邁《容齋隨筆·三筆·人當知足》:“其安分知足之意終身不渝。”
-
66
阿狗阿貓
- 成語拼音:
- ā gǒu ā māo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。引申為任何輕賤的,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我們要批評家》:“然而新的批評家不開口,類似批評家之流便趁勢一筆抹殺:‘阿狗阿貓’。”
-
67
阿姑阿翁
- 成語拼音:
- ā gū ā wēng
- 成語解釋:
- 阿:名詞的前綴。姑:丈夫的母親。翁:丈夫的父親。指公公婆婆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趙璘《因話錄》卷一:“郭暖嘗與升平公主琴瑟不調。尚父拘暖,自詣朝童結罪。上召而慰之曰:‘諺云:不癡不聾,不作阿家阿翁。’”
-
68
哀告賓服
- 成語拼音:
- āi gào bīn fú
- 成語解釋:
- 賓服:古指諸侯或邊遠部落按時朝貢,表示依服、服從。后泛指歸順、服從。指哀求饒恕,愿意服從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我見他慌悚躊躇,左支右吾,跪在街衢,哀告賓服。”
-
69
安國富民
- 成語拼音:
- ān guó fù mín
- 成語解釋:
- 使國家安定,使人民富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汲黯傳》:“公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,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,安國富民,使囹圄空虛。
-
70
安國寧家
- 成語拼音:
- ān guó níng jiā
- 成語解釋:
- 指治理國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大丈夫將終,不問安國寧家之術,乃作兒女子相問。”
-
71
愛國如家
- 成語拼音:
- ài guó rú jiā
- 成語解釋:
- 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荀悅《漢紀 惠帝紀》:“封建諸侯各世其位,欲使親民如子、愛國如家。”
-
72
熬更守夜
- 成語拼音:
- áo gēng shǒu yè
- 成語解釋:
- 指熬夜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文學》1977年第1期:“總理經常熬更守夜,廢寢忘食地工作。”
-
73
哀感天地
- 成語拼音:
- āi gǎn tiān d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極其哀痛,使天地都為之感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卷一 二祖阿難尊者》:“王聞失聲號慟,哀感天地。”
-
74
哀感頑艷
- 成語拼音:
- āi gǎn wán yàn
- 成語解釋:
- 哀:悲哀;感:感動;頑:愚拙;艷:慧麗。悲痛的情調使愚頑無知的人和聰明俊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。后轉用以評述艷情作品。謂文辭既哀婉感傷;又古拙綺麗;深切感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繁欽《與魏文帝箋》:“詠北狄之遐征,奏胡馬之長思,凄入肝脾,哀感頑艷。”呂延濟注:“頑鈍艷美者皆感之。”
-
75
愛國一家
- 成語拼音:
- ài guó yī jiā
- 成語解釋:
- 熱愛祖國,像一家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日報》1958.10.11:“都本著‘愛國一家’的原則,采取既往不咎的態度。”
-
76
岸谷之變
- 成語拼音:
- àn gǔ zhī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岸:喻指高位。比喻政治上的重大變化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為谷,深谷為陵。”
-
77
哀感中年
- 成語拼音:
- āi gǎn zhōng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別的傷感情緒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謝太傅(安)語王右軍(王羲之)曰:‘中年傷于哀樂,與親友別,輒作數是惡。’”
-
78
安故重遷
- 成語拼音:
- ān gù zhòng qiān
- 成語解釋:
- 安于舊俗,不輕易改變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說苑 修文》:“觸情從欲,謂之禽獸;茍可而行,謂之野人;安故重遷,謂之眾庶;辨然否,通古今之道,謂之士。”
-
79
哀鴻遍地
- 成語拼音:
- āi hóng biàn d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
- 成語出處:
- 黃侃《水龍吟 秋花》詞:“天涯吟望,哀鴻遍地,都成秋侶!”
-
80
哀鴻遍野
- 成語拼音:
- āi hóng biàn yě
- 成語解釋:
- 哀鴻: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;沒有目的地飛著;悲哀地叫著。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、流離失所的災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鴻雁》:“鴻雁于飛,哀鳴嗷嗷。”
* 四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