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音的成語 (146個)
-
141
瓦釜雷鳴
- 成語拼音:
- wǎ fǔ léi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高妙的樂器被廢棄了;瓦盆卻敲得雷一般響。壞人猖狂一時;好人卻默默無聞。后比喻無才的人占據高位;威風一時。釜:鍋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卜居》:“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。讒人高張,賢士無名。”
-
142
萬頭攢動
- 成語拼音:
- wàn tóu cuán dò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爭著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43回:“時候雖早,那看榜的人,卻也萬頭攢動。”
-
143
有氣沒力
- 成語拼音:
- yǒu qì méi l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有氣無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七卷:“子春一心想著要那老者的銀子,又怕他說謊,這兩只腳雖則有氣沒力的,一步步蕩到波斯館來;一雙眼卻緊緊望那老者在也不在。”
-
144
源遠流長
- 成語拼音:
- yuán yuǎn liú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源:源頭;流:水的流程。河的源頭很遠;水流很長。比喻歷史悠久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白居易《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銘》:“夫源遠者流長,根深者枝茂。”
-
145
張口結舌
- 成語拼音:
- zhāng kǒu jié shé
- 成語解釋:
- 結舌:舌頭像打了結;不能說話。張著嘴說不出話來。形容理屈詞窮或由于緊張害怕而說不出話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3回:“公子被他問得張口結舌,面紅過耳。”
-
146
振聾發聵
- 成語拼音:
- zhèn lóng fā kuì
- 成語解釋:
-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(發:開啟;聵:耳聾)。比喻喚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第一卷:“此數言,振聾發聵,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。”
* 聲音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