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句式成語 (1654個)
-
261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
- 成語拼音:
-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,mò guǎn tā jiā wǎ shàng shā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,不管別人的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難逢夫》:“王定拜別三官而去。正是: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。”
-
262
關門養虎,虎大傷人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mén yǎng hǔ,hǔ dà shāng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縱容助長壞人壞事,到頭來自己受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40回:“古人說的‘關門養虎,虎大傷人’。這個東西,如何養得熟的。”
-
263
高鳥盡,良弓藏
- 成語拼音:
- gāo niǎo jìn,liáng gōng cá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,出力的人反而見棄,沒有好下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子 上德》:“狡兔得而獵犬烹,高鳥盡而良弓藏,名成功遂身退,天道然也。”
-
264
弓弩上弦,刀劍出鞘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nǔ shàng xián,dāo jiàn chū qiào
- 成語解釋:
- 弦:弓上的牛筋繩子;鞘:裝刀劍的套子。弓張上弦,刀拔出鞘。形容做好了戰斗準備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單刀會》第三折:“不許交頭接耳,不許語笑喧嘩,弓弩上弦,刀劍出鞘。”
-
265
攻其無備,出其不意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qí wú bèi,chū qí b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其:敵方;意:意料。乘敵方沒有防備突然攻擊,行動出乎對方意外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孫武《孫子·計篇》:“攻其無備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勝,不可先傳也。”
-
266
隔墻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
- 成語拼音:
- gé qiáng xū yǒu ěr,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
- 成語解釋:
- 須:應當。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孟德耀《舉案齊眉》第二折:“隔墻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。這小賤人無理,瞞著老夫,引著梅香去書房中看梁鴻去了。”
-
267
攻其一點,不及其余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qí yī diǎn,bù jí qí yú
- 成語解釋:
- 對于人或事不從全面看,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。多指有偏見的批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華半月刊》1959年第2期:“那些還不覺悟的人就冷眼旁觀,吹毛求疵,攻其一點,不及其余。”
-
268
高山低頭,河水讓路
- 成語拼音:
- gāo shān dī tóu,hé shuǐ ràng l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民群眾征服自然,改造社會的無窮力量
- 成語出處:
- 鄧拓《英雄的路》:“人們常說的‘高山低頭,河水讓路’的奇跡,在寶成路上真正實現了。”
-
269
歸師勿掩,窮寇莫追
- 成語拼音:
- guī shī wù yǎn,qóng kòu mò zhuī
- 成語解釋:
- 歸師:撤退的軍隊;掩:乘人不備進行襲擊;窮寇:走投無路的敵人。不能襲擊撤退的軍隊,也不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95回:“‘歸師勿掩,窮寇莫追。’汝可從小路抄箕谷退兵。吾自引兵當斜谷之兵。”
-
270
歸師勿掩,窮寇勿追
- 成語拼音:
- guī shī wù yǎn,qóng kòu wù zhuī
- 成語解釋:
- 掩:乘人不備進行襲擊。不能襲擊撤退的軍隊,也不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。指特定情況下要防止敵人拼死反擊,以免不測的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孫子·軍事》:“歸師勿遏,師必闕,窮寇勿追。”
-
271
弓上弦,刀出鞘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shàng xián,dāo chū qiào
- 成語解釋:
- 弦:弓上的牛筋繩子;鞘:裝刀劍的套子。弓張上弦,刀拔出鞘。形容做好了戰斗準備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71回:“一個個弓上弦,刀出鞘,支更坐夜。”
-
272
隔舍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
- 成語拼音:
- gé shě xū yǒu ěr,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
- 成語解釋:
- 須:應當。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60回:“正是隔舍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!公子聽得仔細,即心中轉道:‘奇怪,難道他主仆多是女人?’”
-
273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
- 成語拼音:
- gāo shān yǎng zhǐ,jǐng xíng xíng zhǐ
- 成語解釋:
-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車轄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-
274
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
- 成語拼音:
- guā tián bù nà lǚ,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藝文類聚》卷四一引三國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;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-
275
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
- 成語拼音:
- guā tián bù nà lǚ,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
- 成語解釋:
- 經過瓜田,不可彎腰提鞋;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。比喻避嫌疑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處嫌疑間;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-
276
感天地,泣鬼神
- 成語拼音:
- gǎn tiān dì,qì guǐ shén
- 成語解釋:
- 感:感動;泣:哭泣。感動天地,使鬼神為之哭泣。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87回:“那史冊彪炳日月的事業,全是這兩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淚做出來,感天地,泣鬼神,才扶到凌煙閣里,與了俎豆,叫他饗哩。”
-
277
感天地,動鬼神
- 成語拼音:
- gǎn tiān dì,dòng guǐ shén
- 成語解釋:
- 感:感動。感動天地,使鬼神為之哭泣。形容事跡或文藝作品感人至深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黃宗羲《陳葦庵年伯詩序》:“向令風雅而不變,則詩為之道,狹隘而不及情,何以感天地而動鬼神乎?”
-
278
攻無不克,戰無不勝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wú bù kè,zhàn wú bù shèng
- 成語解釋:
- 攻:攻打;克:攻克。沒有攻占不下來的。形容力量無比強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秦策一》:“是知秦戰未嘗不勝,攻未嘗不取,所當未嘗不破也。”
-
279
關西出將,關東出相
- 成語拼音:
- guān xī chū jiàng,guān dōng chū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關:函谷關。函谷關以東的地區,民風好文,多出宰相;函谷關以西的地區,民風好武,多出將帥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虞詡傳》:“諺曰:‘關西出將,關東出相。’觀其習兵壯勇,實過余州。”
-
280
孤陰不長,獨陽不生
- 成語拼音:
- gū yīn bù zhǎng,dú yáng bù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單一方面的因素或條件是不能生長出新事物的
- 成語出處:
- 李劼人《暴風雨前》第一部分:“本來也是道理!孤陰不長,獨陽不生。”
* 復句式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