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復句式成語 (1654個)

    421

    君子一言,快馬一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ūn zǐ yī yán,kuài mǎ yī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一言為定,決不翻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》:“快馬一鞭,快人一言。有事何不出頭來,無事各自珍重。”
    422

    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n zhū zhě chì,jìn mò zhě h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靠著朱砂的變紅,靠著墨的變黑。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,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。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傅玄《傅鶉觚集 太子少傅箴》:“故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;聲和則響清,身正則影直。”
    423

    看菜吃飯,量體裁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 cài chī fàn,liàng tǐ cái y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量體: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長短。裁:裁剪。比喻根據具體情況辦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反對黨八股》:“‘看菜吃飯,量體裁衣。’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事。”
    424

    看得見,摸得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 dé jiàn,mō dé z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能看見的實實在在的事物
    成語出處:
    425

    楛耕傷稼,楛耘失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ǔ gēng shāng jià,kǔ yún shī s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楛:粗惡;稼:莊稼;耘:除草;歲:年谷成熟,收成。指耕作不細致,會影響到的收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天論》:“楛耕傷稼,楛耘失歲。”
    426

    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ǔ hǎi wú biān,huí tóu shì 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語。意指塵世如同苦海,無邊無際,只有悟道,才能獲得超脫。亦以比喻罪惡雖重,只要悔改,便有出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卷五十九:“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這里,更何用求?適見道人題壁云:‘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。’說得極好。”
    427

    刻畫無鹽,唐突西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huà wú yán,táng tū xī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刻畫:描繪;無鹽:戰國時齊國的丑女;唐突:冒犯;西施:春秋時越國美女。比喻拿丑的和美的比較,冒犯與貶低了美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周顗傳》:“庚亮嘗謂顗曰:‘諸人咸以君方樂廣。’顗曰:‘何乃刻畫無鹽,唐突西施也。’”
    428

    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o shān chī shān,kào shuǐ chī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條件,就依靠什么條件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自古道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”
    429

    可同患,難處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ě tóng huàn,nán chǔ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患:患難;處:相處,交往。只能共患難,不能同安樂。指忘恩負義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且勾踐為人,可與同患,難與處安。”
    430

    口無擇言,身無擇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wú zé yán,shēn wú zé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行都合乎禮法,沒有什么可挑剔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孝經·卿大夫》:“是故非法不言,非道不行,口無擇言,身無擇行。”
    431

    可以意會,不可言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ě yǐ yì huì,bù kě yán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會:領會,理解。只能心領神會,無法用語言來表達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劉大魁《論文偶記》:“凡行文多寡短長,抑揚高下,無一定之律,而有一定之妙,可以意會,而不可以言傳。”
    432

    留得青山在,不愁沒柴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,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,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2回:“姑娘身上不大好,還得自己開解著些。身子是根本,俗語說的:‘留得青山在,依舊有柴燒。’”
    433

    留得青山在,依舊有柴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,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,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。同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八十二回:“身子是根本,俗語說的:‘留得青山在,依舊有柴燒。’”
    434

    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,bù pà méi chái sh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,就有將來和希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蒙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。雖是遭此大禍,兒子官職還在,只要到得任所,便好了。”
    435

    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guān huǐ miǎn,bá běn sāi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冕: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;本:樹根。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,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。后用作臣下推翻國君,奪取王位的代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毀冕,拔本塞源,專棄謀主,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
    436

    兩國交兵,不斬來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guó jiāo bīng,bù zhǎn lái s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5回:“兩國交兵,不斬來使,我們派個人去是決計不要緊的。”
    437

    兩國相戰,不斬來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,bù zhǎn lái s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9回:“自古‘兩國相戰,不斬來使’。于禮不當。”
    438

    老龜煮不爛,移禍于枯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guī zhǔ bù làn,yí huò yú kū s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移禍:嫁禍。把禍患轉嫁給別人。比喻有罪過的人安然無事,嫁禍于無辜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。正是:老龜煮不爛,移禍于枯桑。”
    439

    兩虎相斗,必有一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hǔ xiāng dòu,bì yǒu yī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斗:爭斗。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,必然有一方要遭嚴重損害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:“虎者,戾蟲;人者,甘餌。今兩虎爭人而斗,小者必死,大者必傷。”
    440

    兩虎相爭,必有一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,bì yǒu yī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,必然有一方要遭嚴重損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徐元《八義記·張維評話》:“我相公官至下大夫,不知為何,近日只要與上大夫趙正卿爭朝,我想兩虎相爭,必有一傷。”
    * 復句式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