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句式 (1654個)
-
441
落花有意,流水無情
- 成語拼音:
- luò huā yǒu yì,liú shuǐ wú qí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這一方面有情,那一方面無意(多指男女戀愛)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卷五十 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》:“落花有意隨流水,流水無情戀落花。”
-
442
路見不平,拔刀相救
- 成語拼音:
-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dāo xiāng jiù
- 成語解釋:
-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宣鼎《夜雨秋燈錄續集·金竹寺》:“路見不平,拔刀相救。佛菩薩賞其義俠,故遠導幻影以生之。”
-
443
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
- 成語拼音:
-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dāo xiāng zhù
- 成語解釋:
-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
- 成語出處:
- 元 楊顯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這個是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,則是誤傷人命。”
-
444
路見不平,拔劍相為
- 成語拼音:
-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jiàn xiāng wéi
- 成語解釋:
-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天寧卓禪師法嗣》:“育王被人推倒了,也還有路見不平,拔劍相為底么。”
-
445
路見不平,拔劍相助
- 成語拼音:
-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jiàn xiāng zhù
- 成語解釋:
-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洪楩《楊溫攔路虎傳》:“今見將軍,乃是我恩人,卻在此被劫,自當效力相助!路見不平,拔劍相助。”
-
446
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
- 成語拼音:
- lǎo jì fú lì,zhì zài qiān lǐ
- 成語解釋:
- 驥:駿馬,千里馬;櫪:馬槽。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,仍有雄心壯志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
-
447
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
- 成語拼音:
- liú shuǐ bù fǔ,hù shū bù dù
- 成語解釋:
- 戶樞:門轉軸;蠹:蟲蛀。流動的水不會發臭,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。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蝕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盡數》:“流水不腐,戶樞不螻,動也。”
-
448
流水不腐,戶樞不螻
- 成語拼音:
- liú shuǐ bù fǔ,hù shū bù ló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。同“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盡數》:“流水不腐,戶樞不螻,動也。”
-
449
雷聲大,雨點小
- 成語拼音:
- léi shēng dà,yǔ diǎn xiǎ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做起事來聲勢造得很大,實際行動卻很少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28卷:“雷聲甚大,雨點全無。”
-
450
老鼠過街,人人喊打
- 成語拼音:
- lǎo shǔ guò jiē,rén rén hǎn dǎ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害人的東西,大家一致痛恨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反對黨八股》:“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,‘老鼠過街,人人喊打’,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。”
-
451
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
- 成語拼音:
- liè shì mù nián,zhuàng xīn bù yǐ
- 成語解釋:
- 烈士:志向遠大的英雄。已:停止,衰減。英雄到了晚年,壯志雄心并不衰減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
-
452
祿無常家,福無定門
- 成語拼音:
- lù wú cháng jiā,fú wú dìng mén
- 成語解釋:
- 祿:福。指福祿沒有不變的定數
- 成語出處:
- 晉·摯虞《門銘》:“祿無常家,福無定門,人謀鬼謀,道在則尊。”
-
453
來無影,去無蹤
- 成語拼音:
- lái wú yǐng,qù wú zōng
- 成語解釋:
- 蹤:腳印。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。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81回:“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,來無影,去無蹤。”
-
454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
- 成語拼音:
- lù yáo zhī mǎ lì,rì jiǔ jiàn ré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第一折:“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,若有些兒好歹,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。”
-
455
路遙知馬力,事久見人心
- 成語拼音:
- lù yáo zhī mǎ lì,shì jiǔ jiàn ré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路途遙遠,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;經歷的事情多了,時間長了,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陳元靚《事林廣記·結交警語》:“路遙知馬力,事久見人心。”
-
456
禮之用,和為貴
- 成語拼音:
- lǐ zhī yòng,hé wéi guì
- 成語解釋:
- 和:和諧,協調。按禮行事,當以和平和諧為本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學而》:“禮之用,和為貴,先王之道,斯為美。”
-
457
磨不磷,涅不緇
- 成語拼音:
- mó bù lín,niè bù z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。同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緇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18回:“孰知鐵中玉正以持己,禮以潔身,聞臣言怒以為污辱,竟不俟駕而行。其磨不磷,涅不緇,豪杰之士也。”
-
458
目不忍見,耳不堪聞
- 成語拼音:
- mù bù rěn jiàn,ěr bù kān wén
- 成語解釋:
- 堪:可。不忍心看,不忍心聽。形容情景十分凄慘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葉燮《原詩·內篇》:“想其時,陳言為之禍,必有出于目不忍見,耳不堪聞者。”
-
459
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
- 成語拼音:
- mù bù rěn shì,ěr bù rěn wén
- 成語解釋:
- 不忍心看,不忍心聽。形容情景十分凄慘
- 成語出處:
- 康有為《大同書》乙部:“若將其坑降之跡演以雜劇,累一月描寫之,當無人不惻動其心,哀矜涕泗,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矣。”
-
460
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
- 成語拼音:
- mǐ bù yǒu chū,xiǎn kè yǒu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靡:無;初:開始;鮮:少;克:能。事情都有個開頭,但很少能到終了。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蕩》:“天生烝民,其命匪諶,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”
* 復句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