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外貌的成語 (369個)

    241

    眉目傳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mù chuán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眉眼的活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情意。常用來形容用眼色表示愛情。參見“眉來眼去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只你那眉眼傳情未了時。”
    242

    摩拳擦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 quán cā zh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行動之前心情激動;情緒高昂;急不可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關漢卿《單刀會》第二折:“不是我十分強,硬主張,但題起廝殺呵,摩拳擦掌。”
    243

    磨拳擦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 quán cā zh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形容精神振奮、躍躍欲試的樣子。②激動、氣憤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單刀會》第三折:“但題起廝殺呵磨拳擦掌,排戈甲,列旗槍,各分戰場。”元·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第二折:“俺可也磨拳擦掌,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頭氣。”
    244

    名士風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shì fēng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名士的風度和習氣。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方術傳論》:“漢世之所謂名士者,其風流可知矣。”
    245

    慢條斯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n tiáo sī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嘆批:“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,慢條斯理,如不在意如在意。”
    246

    慢條斯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àn tiáo sī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慢條斯理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0回:“一個風火事,還象尋常慢條斯禮兒的。”
    247

    滿坐風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n zuò fē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滿座風生”。座席之間飄來清風,使同座者都能感到。比喻來者神氣不凡,光采動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前蜀·杜光庭《虬髯客傳》:“俄而文皇到來,精彩驚人,長揖而坐,滿坐風生,顧盼煒如也。”
    248

    滿座風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n zuò fē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滿坐風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韓淲《澗泉日記》中卷:“談論滑稽,文彩可觀,圍棋飲酒,滿座風生。”
    249

    拿班作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 bān zuò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裝模作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3回:“鳳姐見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勢的,便依允了。”
    250

    腦滿腸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ǎo mǎn cháng f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腦滿:指肥頭大耳;腸肥:腸子脂肪多;體胖。指由于生活舒適;終日無所事事;養得大腹便便;肥頭大耳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百藥《北齊書 瑯邪王儼傳》:“瑯邪王年少,腸肥腦滿,輕為舉措。”
    251

    怒目橫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ù mù héng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聳起眉毛,瞪大眼睛。形容怒視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 后蜀 何光遠《監戒錄》引陳裕詩:“橫眉怒目強干嗔,便作閻浮有力神。禍福豈由泥捏漢,燒香代養弄蛇人。”
    252

    忸怩作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ǔ ní zuò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忸怩:羞愧的樣子。形容不自然;不大方;含羞做作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巴金《談〈春〉》:“倘使小說不能作為我作戰的武器,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轉彎抹角、忸怩作態,供人欣賞來換取作家的頭銜呢?”
    253

    喃喃自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 nán zì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喃喃:象聲詞;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。小聲地自己跟自己說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84回:“知圓聽到這里,不覺嘻嘻一笑,喃喃自語道:‘救兵救兵,只落得狗咬洞賓。’”
    254

    拿腔作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 qiāng zuò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裝模作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5回:“那賈環便來到王夫人炕上坐著,令人點了蠟燭,拿腔做勢的抄寫。”
    255

    泥塑木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í sù mù d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泥土塑造、木頭雕刻的偶像。比喻人的動作及神情呆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冤家債主》第四折:“城隍也是泥塑木雕的,有甚么靈感在那里。”
    256

    捧腹大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ěng fù dà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。形容遇到極可笑之事,笑得不能抑制。亦作“捧腹大喜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:‘觀大夫類有道術者,今何言之陋也,何辭之野也!’”
    257

    破口大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kǒu dà m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破:沖開。指滿口惡語罵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茶房未及開口,那女人已經破口大罵起來。”
    258

    披麻戴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má dài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長輩去世,子孫身披麻布服,頭上戴白,表示哀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冤家債主》第二折:“你也想著一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,故來這靈堂里尋斗毆。”
    259

    翩若驚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ān ruò jīng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翩:輕快;輕盈。輕快得像驚飛的鴻雁;形容姿態輕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其形也,翩若驚鴻,婉若游龍。”
    260

    平心定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ng xīn dì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心情平和,態度冷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陸九淵《與劉深父書》:“開卷讀書時,整冠肅容,平心定氣。”
    * 外貌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