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生成語 (603個)
-
521
一年一度
- 成語拼音:
- yī nián yī dù
- 成語解釋:
- 謂每年一次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安石《送吳顯道》詩之五:“惟有春風應最惜,一年一度一歸來。”
-
522
一去不復返
- 成語拼音:
- yī qù bù fù fǎn
- 成語解釋:
- 復:重復。返:回來。一去就不再回來了。也形容事物已成過去;不再重現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刺客列傳》:“風蕭蕭兮易水寒,壯士一去兮不復還。”
-
523
引人入勝
- 成語拼音:
- yǐn rén rù shèng
- 成語解釋:
- 勝:引人進入佳境。優美的境界。多指山水風景或文藝作品吸引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任誕》:“王衛軍云,酒正自引人著勝地。”
-
524
悠然自得
- 成語拼音:
- yōu rán zì dé
- 成語解釋:
- 悠然:安閑舒適的樣子;自得:內心得意而舒適。形容態度悠閑;心情舒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隱逸傳 楊柯》:“常食粗飲水,衣褐缊袍,人不堪其憂,而柯悠然自得。”
-
525
引人注目
- 成語拼音:
- yǐn rén zhù mù
- 成語解釋:
- 引起別人的注意。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。能引起人們的注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十四件大事》:“也有敲鑼打鼓,引人注目的。”
-
526
一聲不響
- 成語拼音:
- yī shēng bù xiǎng
- 成語解釋:
- 指不發出一點聲音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31回:“仿佛菊笑一聲不響的閃了進來,像貓兒戲蝶一般,擒擒縱縱地把自己搏弄。”
-
527
游手好閑
- 成語拼音:
- yóu shǒu hào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游手:閑著手不干事;好閑:喜歡安逸。游蕩懶散;不愿意參加勞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章帝紀》:“今肥田尚多,未有墾辟,其悉以賦貧民,給與糧種,務盡地力,勿令游手。”
-
528
衣衫襤褸
- 成語拼音:
- yī shān lán lǚ
- 成語解釋:
- 衣服破破爛爛(襤褸:破爛)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訓之以若敖,蚡冒,篳路藍縷以啟山林。”杜預注:“藍縷:敝衣。”
-
529
有說有笑
- 成語拼音:
- yǒu shuō yǒu xiào
- 成語解釋:
- 連說帶笑。形容十分歡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情變》第五回:“想起昨天晚上,還是有說有笑,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,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。”
-
530
有所作為
- 成語拼音:
- yǒu suǒ zuò wéi
- 成語解釋:
- 可以做事情;并能取得較大的成績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離婁下》:“人有不為也,而后可以有為。”
-
531
搖頭擺尾
- 成語拼音:
- yáo tóu bǎi wěi
- 成語解釋:
- ①搖動著腦袋;擺動著尾巴。形容悠然自得的樣子。②搖晃著腦袋;擺動著身體。形容輕狂得意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,搖頭擺尾,向南方去。”
-
532
搖頭晃腦
- 成語拼音:
- yáo tóu huàng nǎo
- 成語解釋:
- 晃:搖動。腦袋搖來搖去;形容舊時讀書人吟誦的姿態或自得其樂、自以為是的樣子。也作“搖頭擺腦”。有時也形容輕狂之態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至乾禪師》第四十八卷:“教渠拽耙牽犁,直是搖頭擺腦。”
-
533
一團漆黑
- 成語拼音:
- yī tuán qī hēi
- 成語解釋:
- 全部都是黑的。比喻沒有一點好的地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陳登科《破壁記》:“這時候,突然狂風大作,一片烏云飛也似地撲來,把月亮吞沒了,山沖里頓時一團漆黑。”
-
534
窈窕淑女
- 成語拼音:
- yǎo tiǎo shū nǚ
- 成語解釋:
- 窈窕:美好的樣子。形容美好的姿態。淑:品德美好。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周南 關睢》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
-
535
搖頭嘆息
- 成語拼音:
- yáo tóu tàn x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感慨或難過的表情
- 成語出處:
-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4章:“他們睜著眼睛不看責任制帶來的好處,只管繼續搖頭嘆息:‘社會主義已經不成體統了’。”
-
536
一團糟
- 成語拼音:
- yī tuán zāo
- 成語解釋:
- 非常混亂、不整齊、骯臟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似乎沒有什么好處可說,一團糟。”
-
537
語無倫次
- 成語拼音:
- yǔ wú lún cì
- 成語解釋:
- 倫次:次序;條理。話講得顛三倒四;毫無條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第七卷引《詩眼》:“古人律詩亦是一片文章,語或似無論次,而意若貫珠。”
-
538
意味深長
- 成語拼音:
- yì wèi shēn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含意深刻;耐人尋味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程顥、程頤《河南程氏遺書》:“讀之愈久,但覺意味深長。”
-
539
一無所有
- 成語拼音:
- yī wú suǒ yǒu
- 成語解釋:
- 什么都沒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敦煌變文集 廬山遠公話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風,萬法皆無,一無所有。”
-
540
一望無際
- 成語拼音:
- yī wàng wú jì
- 成語解釋:
- 一眼看不到邊(際:邊)。形容極其遼闊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秦觀《蝶戀花》:“舟泊潯陽城下住,杳靄昏鴉,點點云邊樹。九派江分從此去,煙濃一望空無際。”
* 小學生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