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山水的成語 (390個)

    161

    吟澤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yín zé ch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歌民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序》:“夫兔人葛婦,不班于黼芾;吟澤唱,無謂于律呂。”
    162

    中宰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南朝梁時陶弘景,隱居茅,屢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,人們稱他為“中宰相”。比喻隱居的高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·陶弘景傳》:“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,無不前以咨詢。月中常有數信,時人謂為中宰相。”
    163

    鐵案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ě àn rú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罪證確鑿;定的案像那樣不能推翻。案:犯罪的紀錄或結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孟稱舜《鄭節度殘唐再創》第一折:“轆轆的似風車樣轉,道不的鐵案如。”
    164

    鐵壁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ě bì tóng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堅強可靠的勢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感惺《游俠傳·俠圓》:“有這兩位豁刺刺的大頭腦做我的鐵壁銅,難道這小小官兒,不讓我自由做做么?”
    165

    北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i shān běi d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五岳之首,北斗為眾星所拱,故常用以比喻眾所崇仰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施德操《北窗炙輠》上卷:“歐公在天下如太北斗,伯修自揣何如,僅更作其序,何不識輕重也。”
    166

    架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ī shān jià 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登涉險歷經艱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陸機《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》:“莫不梯架壑,鏹負來歸。”
    167

    梁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i shān liáng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泰崩塌,梁木毀壞一樣。比喻偉人死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負手曳杖,消搖于門,歌曰:‘泰其頹乎!染木其壞乎!哲人其萎乎!’”
    168

    其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i shān qí tu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上》:“泰其頹乎!梁木其壞乎!哲人其萎乎!”
    169

    嘯傲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o ào hú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嘯傲:隨意長嘯吟詠游樂。在江湖野中自由自在地吟詠游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姚華《曲海一勺》:“折攬勝登臨,亦傳嘯傲湖之作。”
    170

    樓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shān lóu g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自威(齊威王)、宣(齊宣王)、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、方丈、瀛洲。此三神者,其傅在勃海中……蓋嘗有至者,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。其物禽獸盡白,而黃金銀為宮闕。未至,望之如云;及到,三神反居下。臨之,風輒引去,終莫能至云。”唐白居易《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自威(齊威王)、宣(齊宣王)、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、方丈、瀛洲。此三神者,其傅在勃海中……蓋嘗有至者,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。其物禽獸盡白,而黃金銀為宮闕。未至,望之如云;及到,三神反居下。臨之,風輒引去,
    171

    芙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ǎn shān fú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形容女子的眉毛像遠一樣青翠。芙蓉:比喻女子的臉色像芙蓉花一樣美麗。比喻女子貌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云翠仙》:“異史氏曰:‘得遠芙蓉,與共四壁,與以南面王豈易哉?’”
    172

    回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shān huí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移動岳,旋轉大海。比喻竭盡全力,克服巨大困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宮詞紀 題情 琥珀貓兒墜》:“移回海,招贅相公宅。多就了除名煙月牌。”
    173

    鐘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dǐng shān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富貴和隱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辛棄疾《臨江仙·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》詞:“鐘鼎林都是夢,人間寵辱休驚。”宋·張世南《游宦紀聞》卷一:“疏雨梧桐,微云河漢,鐘鼎林無限悲。”
    174

    拄笏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hù kàn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拄:支撐;笏: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版。舊時比喻在官有高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簡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,桓謂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當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視,以手版拄頰云:‘西朝來,致有爽氣。’”
    175

    復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shān fù l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巒重迭層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何景明《進舟賦》序:“予使于滇,行將萬里,所越皆重復嶺,以輿以馬,顛頓馳跋,而不任其勞。”
    176

    襟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ěn shān jīn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依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蔣一葵《長安客話·古榆關》:“本朝武寧王徐達經略北邊,謂是枕襟海,實遼薊咽喉,乃移關于此,連引長城為城之址。”
    177

    為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àn shān wéi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占:占據,霸占;王:統治者。占據頭,自稱為王。比喻獨霸一方,稱王稱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姜振名《永慶升平前傳》第69回:“第二件是我也不占為王,不過是與你比并武藝,也就算完了。”
    178

    兵敗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īng bài rú shān d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兵:軍隊。形容軍隊潰敗就像倒塌一樣,一敗涂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73章:“由于主將首先逃走,江西全線孫(傳芳)軍俄然出現了兵敗如倒的局面。”
    179

    不識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shí tài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認識泰。比喻見聞太窄,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滸全傳》第二回:“師父如此高強,必是個教頭。小兒有眼不識泰。”
    180

    篤定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ǔ dìng tài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泰那樣穩定。比喻有絕對把握,無須憂慮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那沒問題,包在我身上,篤定泰。”
    * 山水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