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描寫動物的成語 (758個)

    121

    游蜂戲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óu fēng xì d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指圍著花叢飛舞游的蜜蜂和蝴蝶。②見“游蜂浪蝶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岑參《山房春事二首》:“風恬日暖蕩春光,戲蝶游蜂亂人房。”
    122

    鳶飛魚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ān fēi yú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鳶:老鷹。鳥在天空中飛翔;魚在水中跳躍。形容萬各得其所、放任自然的樂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大雅 旱麓》:“鳶飛戾天,魚躍于淵。”
    123

    引虎拒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hǔ jù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引狼拒虎”。比喻引進另一種惡勢力來抗拒原來的惡勢力,其禍患將更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陳天華《猛回頭》:“斷不可借外洋之兵,那引虎拒狼大下策,勸列位萬萬莫做。”
    124

    延頸鶴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jǐng hè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鶴一樣伸長頸子盼望。比喻盼望心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·蜀書》:“今寇虜作害,民被荼毒,思漢之士,延頸鶴望。”
    125

    鷹瞵虎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g lín hǔ j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鷹瞵虎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趙漢卿《宣言書》:“列強鷹瞵虎攫,日迫一日,輒以兵事相恐嚇。”
    126

    引狼拒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láng jù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引虎拒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大釗《警告全國父老書》:“而引狼拒虎之禍,勢又緣茲以起,且至不可收拾。”
    127

    魚龍曼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lóng màn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。后形容事雜亂。也比喻變化很多(含貶義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4回:“剿土匪魚龍曼衍,開保案雞犬飛升。”
    128

    引狼入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láng rù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引:招引;把狼引到室內。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張國寶《羅李郎》:“我不是引的狼來屋里窩,尋得蛐蜒鉆耳朵。”
    129

    魚餒肉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něi ròu b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餒:魚臭爛;敗:肉腐爛。魚爛肉腐。泛指變質的食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鄉黨》:“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。食饐而餲,魚餒而肉敗,不食。”
    130

    以筌為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quán wéi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筌:捕魚的竹器。把捕魚工具看作是魚。比喻滿足對事表面膚淺認識,不去更深入了解事本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朱自清《經典常談》序:“不再想去見識經典,那就是以筌為魚,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。”
    131

    魚肉百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ròu bǎi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魚肉:指受宰割者。后比喻用暴力欺凌,任意殘害無辜的人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仲長統傳》:“于是驕逸自恣,志意無厭,魚肉百姓,以盈其欲。”
    132

    魚肉鄉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ròu xiāng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魚肉:比喻受宰割;鄉里:地方上的老百姓。把地方上的老百姓當作魚、肉一樣任意宰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仲長統傳》:“魚肉百姓,以盈其欲。”
    133

    鹯視狼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g shì láng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“鹯”念zhān。謂如同鹯狼視。形容目光貪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陳琳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其余鋒捍特起,鹯視狼顧,爭為裊雄者,不可勝數。”
    134

    證龜成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g guī chéng b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將烏龜說成甲魚。比喻蓄意歪曲,顛倒是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蘇軾《東坡志林 賈氏五不可》:“晉武帝欲為太子娶婦。衛瓘曰:‘賈氏有五不可:青、黑、短、妒而無子。’竟為群臣所譽娶之,竟以亡晉。……俚語曰‘證龜成鱉’,此未足怪也。以此觀之、當云‘證龜成蛇’。……”
    135

    煮鶴焚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hè fén q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殺掉鶴;燒了琴。比喻糟蹋美好的東西。焚: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篆集》引《西清詩話》:“義山《雜纂》,品目數十,蓋以文滑稽者。其一曰殺風景,謂清泉濯足,花下曬暉,背山起樓,燒琴煮鶴,對花啜茶,松下喝道。”
    136

    鷙擊狼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jī lá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兇狠地殘害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王鉷傳》:“林甫方興大獄,撼東宮,誅不附己者,以鉷險刻,可以利,故倚之,使鷙擊狼噬。”
    137

    逐鹿中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ú lù zhōng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中原爭奪天下。比喻爭奪政權。逐:追趕;鹿:比喻帝位、政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    138

    拽象拖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ài xiàng tuō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能徒手拉住大象拖犀牛。形容勇力過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大戰邳彤》第一折:“憑著我拽象拖犀膽氣雄,更那堪武藝精,怕什么奸賊巨鹿狠邳彤。”元 無名氏《活拿蕭天佑》第二折:“我可也殺人放火偏能慣,拽象拖犀氣力高。”
    139

    朱顏鶴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yán hè f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朱顏:紅潤的臉。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。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陶宗儀《輟耕錄·道士壽函》:“一老道士者,朱顏鶴發,延至其室。”
    140

    阿狗阿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ā gǒu ā m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。引申為任何輕賤的,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我們要批評家》:“然而新的批評家不開口,類似批評家之流便趁勢一筆抹殺:‘阿狗阿貓’。”
    * 描寫動物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