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寫動物 (758個)
-
61
鶴長鳧短
- 成語拼音:
- hè cháng fú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《莊子·駢拇》:“鳧脛雖短,續之則憂;鶴脛雖長,斷之則悲。”后用“鶴長鳧短”比喻事物各有特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駢拇》:“鳧脛雖短,續之則憂;鶴脛雖長,斷之則悲。”
-
62
化鴟為鳳
- 成語拼音:
- huà chī wéi fè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
-
63
河決魚爛
- 成語拼音:
- hé jué yú l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物壞到極點,不可收拾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王夫之《讀通監論·晉武帝》:“孰如近在汾晉之間,使我不軌之士民,教猱倀虎,河決魚爛于腹心乎?”
-
64
狐鳴魚書
- 成語拼音:
- hú míng yú shū
- 成語解釋:
- 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乃丹書帛曰‘陳勝王’,置人所罾魚腹中。卒買魚烹食,得魚腹中書,固以怪之矣。又閑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,夜篝火,狐鳴呼曰‘大楚興,陳勝王’。”后因以“狐鳴魚書”指起事者動員群眾的措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乃丹書帛曰‘陳勝王’,置人所罾魚腹中。卒買魚烹食,得魚腹中書,固以怪之矣。又閒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,夜篝火,狐鳴呼曰‘大楚興,陳勝王’。”
-
65
撼樹蚍蜉
- 成語拼音:
- hàn shù bí fú
- 成語解釋:
- 撼:搖動。蚍蜉:大螞蟻。想把大樹搖動的大螞蟻。比喻自不量力者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調張籍》詩:“蚍蜉撼大樹,可笑不自量。”
-
66
花香鳥語
- 成語拼音:
- huā xiāng niǎo yǔ
- 成語解釋:
- 鳥語:鳥鳴如同講話一般。形容春天動人的景象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98回:“云霧漸淡,日色微明,四面也有人煙來往,各處花香鳥語,頗可盤桓。”
-
67
鶴怨猿驚
- 成語拼音:
- hè yuàn yuán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對官場厭倦,有意歸隱的心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辛棄疾《沁園春·帶湖新居將成》詞:“三徑初成,鶴怨猿驚,稼軒未來。”
-
68
及賓有魚
- 成語拼音:
- jí bīn yoǔ yú
- 成語解釋:
- 用別人的魚請客。比喻借機培植私人勢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·姤》:“包有魚,義不及賓也。”孔穎達疏:“言有他人之物,于義不可及賓也。”
-
69
駕鶴西游
- 成語拼音:
- jià hè xī yóu
- 成語解釋:
- 死的婉稱。
- 成語出處:
- 鄧友梅《那五》:“過老太太言而有信,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游了,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來。”
-
70
見兔放鷹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tù fàng yīng
- 成語解釋:
- 看到野兔,立即放出獵鷹追捕。比喻行動及時,適合需要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護圣不似老胡,拖泥帶水,只是見兔放鷹,遇獐發箭。”
-
71
景星鳳皇
- 成語拼音:
-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
- 成語解釋:
- 傳說太平之世才能風到景星和鳳凰。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韓愈《與少室李拾遺書》:“朝廷之士,引頸東望,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,爭先睹之為快。”
-
72
枯魚涸轍
- 成語拼音:
- kū yú hé zhé
- 成語解釋:
- 枯魚:干魚;涸轍:干的車轍溝。比喻陷入困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 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,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”
-
73
枯魚銜索
- 成語拼音:
- kū yú xián suǒ
- 成語解釋:
- 穿在繩上的干魚。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經不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一卷:“枯魚銜索,幾何不蠹。二親之壽,忽如過隙。”
-
74
枯魚之肆
- 成語拼音:
- kū yú zhī sì
- 成語解釋:
- 枯魚:干魚;肆:鋪子。賣干魚的鋪子。比喻事情已到不可挽回的絕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莊周《莊子 外物》:“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,君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!”
-
75
鸞翱鳳翥
- 成語拼音:
- luán áo fèng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字體飄逸,筆勢飛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石鼓歌》:“鸞翱鳳翥眾仙下,珊瑚碧樹交枝柯。”
-
76
撩蜂吃螫
- 成語拼音:
- liáo fēng chī shì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撩蜂剔蝎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十一回:“那晁住娘子是劉六、劉七裹革出來的婆娘,他肯去撩蜂吃螫?說道:‘你不好問去?只是指使我!’”
-
77
龍飛鳳翥
- 成語拼音:
- lóng fēi fèng zhù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筆勢雄奇飛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補遺·玩具·秦璽始末》:“其文龍飛鳳翥,不足擬其勢。”
-
78
狼顧鴟跱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gù chī yín
- 成語解釋:
- 如狼兇視,如鴟峙立。比喻兇暴者伺機欲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史·魏紀一論》:“明元承運之初,屬廓定之始,于時狼顧鴟跱,猶有窺覦,加以天賜之末,內難尤甚。”
-
79
麟角鳳毛
- 成語拼音:
- lín jiǎo fèng máo
- 成語解釋:
- 麟的角,鳳的毛。比喻稀有而又難得之人才或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逢《奉寄兀顏子忠廉使》詩:“君侯素是骨鯁臣,麟角鳳毛為世珍。”
-
80
鸞交鳳友
- 成語拼音:
- luán jiāo fèng yǒ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優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結為夫妻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來時節畫堂簫鼓鳴春晝,列著一對兒鸞交鳳友。”
* 描寫動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