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成語 (286個)
-
61
盜鐘掩耳
- 成語拼音:
- dào zhōng yǎn ěr
- 成語解釋:
- 盜:盜竊;鐘:古代一種樂器。偷鐘時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欺欺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鐘者,欲負而走,則鐘大不可負,以椎毀之,鐘況然有音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-
62
而今而后
- 成語拼音:
- ér jīn ér hòu
- 成語解釋:
- 而:語助詞。從今以后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呂氏春秋 恃君覽 長利》:“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。”《舊唐書 盧藏用傳》:“而今而后,焚蓍龜,毀律歷,廢六合,斥五行,浩然清慮,則將奚若?”
-
63
二豎為災
- 成語拼音:
- èr shù wéi zāi
- 成語解釋:
- 豎:小子;二豎:指病魔。比喻疾病纏身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 魯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醫于秦。秦伯使醫緩為之。未至,公夢疾為二豎子,曰:‘彼良醫也,懼傷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
-
64
奮筆疾書
- 成語拼音:
- fèn bǐ jí shū
- 成語解釋:
- 奮筆:提起筆來。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張克莊《題方汝一班師贊后》:“或隱匿未彰,而奮筆疾書;或一語之乖謬,或一行之諂曲,雖其人之骨已朽,必繩以《春秋》之法,讀之使人汗出。”
-
65
返哺之恩
- 成語拼音:
- fǎn bǔ zhī ēn
- 成語解釋:
- 返哺:雛鳥長大,銜食哺其母。比喻報答親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春秋運斗樞》:“飛翔羽翮為陽,陽氣仁,故烏反哺也。”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青鳳》:“君如念妾,還祈以樓宅相假,使妾得以返哺之私。”
-
66
費財勞民
- 成語拼音:
- fèi cái láo mín
- 成語解釋:
- 耗費財物,勞苦百姓。《晏子春秋·內篇諫下》:“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,又從而怨之,是寡人之罪也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《晏子春秋·內篇諫下》:“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,又從而怨之,是寡人之罪也。”
-
67
夫負妻戴
- 成語拼音:
- fū fù qī dài
- 成語解釋:
- 相傳春秋時,楚狂接輿躬耕而食。楚王使人聘之,請為治淮南。接輿笑而不應。其妻以為君命不從非忠,從之又違義。于是夫負釜甑,妻戴纴器,變名易姓而遠徙,莫知所之。見漢劉向《列女傳·楚接輿妻》。故以“夫負妻戴”謂夫妻遠徙避世,不慕榮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相傳春秋時,楚狂接輿躬耕而食。楚王使人聘之,請為治淮南。接輿笑而不應。其妻以為君命不從非忠,從之又違義。于是夫負釜甑,妻戴纴器,變名易姓而遠徙,莫知所之。見漢·劉向《列女傳·楚接輿妻》。
-
68
發凡起例
- 成語拼音:
- fā fán qǐ lì
- 成語解釋:
- 發凡:提示全書的通例。指說明全書要旨,擬定編寫體例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杜預《春秋左傳序》:“其發凡以言例,皆經國之常制。”
-
69
蜂房蟻穴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fáng yǐ xué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各自占據一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楊慎《丹鉛續錄 春秋 隱公元年》:“自共和以來,諸侯如蜂房蟻穴,不用天子之元年矣。”
-
70
蜂合豕突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hé shǐ tū
- 成語解釋:
- 如群蜂聚集,似野豬奔突。比喻眾人雜沓會合,橫沖直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劉基《春秋明經 公會齊侯楚人敗徐于婁林》:“今不然矣,中國之虛實在楚人目中矣!于是荊戶乘廣之旅,蜂合豕突以敗徐于婁林。”
-
71
負老攜幼
- 成語拼音:
- fù lǎo xié yòu
- 成語解釋:
- 背著老人,帶著孩子。形容百姓全體出動,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吳太伯傳》:“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老攜幼揭釜甑而歸。”
-
72
焚藪而田
- 成語拼音:
- fén sǒu ér tián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焚林而田”。藪,林藪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呂氏春秋·義賞》:“焚藪而田,豈不獲得,而明年無獸。”
-
73
飛土逐害
- 成語拼音:
- fēi tǔ zhú hài
- 成語解釋:
- 拋擲土丸以逐禽獸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陰謀外傳》:“孝子不忍見其父母為禽獸所食,故作彈以守之,絕鳥獸之害。故歌曰‘斷竹續竹,飛土逐害’之謂也。”
-
74
分形同氣
- 成語拼音:
- fēn xíng tóng q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十分密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精通》:“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體而兩分,同氣而異息。”
-
75
付之丙丁
- 成語拼音:
- fù zhī bǐng dīng
- 成語解釋:
- 指用火燒掉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呂氏春秋·孟夏紀》:“其日丙丁。”
-
76
反正撥亂
- 成語拼音:
- fǎn zhèng bō luàn
- 成語解釋:
- 治理亂世,使之恢復安定、正常。語出《公羊傳·哀公十四年》:“撥亂世,反諸正,莫近諸《春秋》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公羊傳·哀公十四年》:“撥亂世,反諸正,莫近諸《春秋》。”
-
77
寡不勝眾
- 成語拼音:
- guǎ bù shè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寡不敵眾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呂氏春秋·壅塞》:“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,世之直士,其寡不勝眾,數也。”
-
78
國富民強
- 成語拼音:
- guó fù mín qiáng
- 成語解釋:
- 國家富足;人民強健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》:“民富國強,眾安道泰。”
-
79
庚癸頻呼
- 成語拼音:
- gēng guǐ pín hū
- 成語解釋:
- 庚、癸:軍糧的隱語。原是軍中乞糧的隱語。后指向人借錢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哀公十三年》記載:春秋時吳王夫差與晉、魯等國會盟,吳大夫申叔儀向魯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。回答說:“梁則無矣,粗糧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則諾。”
-
80
庚癸之呼
- 成語拼音:
- gēng guǐ zhī hū
- 成語解釋:
- 庚、癸:軍糧的隱語。原是軍中乞糧的隱語。后指向人借錢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哀公十三年》記載:春秋時吳王夫差與晉、魯等國會盟,吳大夫申叔儀向魯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。回答說:“梁則無矣,粗糧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則諾。”
* 春秋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