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朝成語 (357個)
-
21
加官晉爵
- 成語拼音:
- jiā guān jìn jué
- 成語解釋:
- 晉:晉升;爵:爵位;君主國家所封的貴族等級。加封官階;晉升爵位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》:“征聘吳與弼進京,加官進爵,將隆以伊傅之禮。”
-
22
積基樹本
- 成語拼音:
- jī jī shù běn
- 成語解釋:
- 締造基礎,樹立根本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干寶《晉紀總論》:“故其積基樹本,經緯禮俗,節理人情,恤隱民事,如此之纏綿也。”
-
23
家雞野鶩
- 成語拼音:
- jiā jī yě w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。也比喻人喜愛新奇,而厭棄平常的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何法盛《晉中興書》卷七:“小兒輩厭家雞,愛野雉,皆學逸少書。”
-
24
家雞野雉
- 成語拼音:
- jiā jī yé zhì
- 成語解釋:
- 雉:野雞。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為家雞,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為野雞,以示賤近與貴遠。亦比喻風格迥異的書法繪畫等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何法盛《晉中興書》第七卷:“在荊州與都下書云:‘小兒輩賤厭家雞,愛野雉,皆進逸少書,須吾還,當比之。’”
-
25
美輪美奐
- 成語拼音:
- měi lún měi huàn
- 成語解釋:
- 輪:高大;奐:眾多。形容房屋高大華麗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晉獻文子成室,晉大夫發焉。張老曰:‘美哉輪焉,美哉奐焉!’”
-
26
秣馬脂車
- 成語拼音:
- mò mǎ zhī chē
- 成語解釋:
- 秣:喂;脂:涂油脂。喂飽馬,給車涂好油脂。指準備作戰或準備好交通工具
- 成語出處:
- 晉·習鑿齒《漢晉春秋》:“便當秣馬脂車,陵蹈城邑,乘勝逐北,以定華夏。”
-
27
掩口而笑
- 成語拼音:
- yǎn kǒu ér xiào
- 成語解釋:
- 捂嘴而笑。多指暗笑,竊笑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陶淵明《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》:“亮以麈尾掩口而笑。”
-
28
一資半級
- 成語拼音:
- yī zī bàn jí
- 成語解釋:
- 猶一官半職。泛指官職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無名氏《玉泉子 裴晉公度》:“裴晉公度為門下侍郎,過吏部選人官,謂同過給事中曰:‘吾徒僥幸,至于此輩,優與一資半級,何足問也?’”
-
29
植發穿冠
- 成語拼音:
- zhí fā chuān guàn
- 成語解釋:
- 猶植發沖冠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“溫嶠初為劉琨使來過江”劉孝標注引晉·裴啟《語林》:“溫公始入,姿形甚陋,合坐盡驚。既坐,陳說九服分崩,皇室弛絕,晉王君臣莫不歔欷。及言天下不可以無主,聞者莫不踴躍,植發穿冠。”
-
30
證龜成鱉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guī chéng biē
- 成語解釋:
- 將烏龜說成甲魚。比喻蓄意歪曲,顛倒是非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蘇軾《東坡志林 賈氏五不可》:“晉武帝欲為太子娶婦。衛瓘曰:‘賈氏有五不可:青、黑、短、妒而無子。’竟為群臣所譽娶之,竟以亡晉。……俚語曰‘證龜成鱉’,此未足怪也。以此觀之、當云‘證龜成蛇’。……”
-
31
自相魚肉
- 成語拼音:
- zì xiāng yú ròu
- 成語解釋:
- 魚肉:以人為魚肉;比喻殘殺。比喻內部自相殘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劉元海載記》:“今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魚肉,此天厭晉德,授之于我。”
-
32
鄭昭宋聾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zhāo sòng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《左傳·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使申舟聘于齊,曰:‘無假道于宋。’亦使公子馮聘于晉,不假道于鄭。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,曰:‘鄭昭宋聾,晉使不害,我則必死。’王曰:‘殺女,我伐之。’見犀而行。及宋,宋人止之……乃殺之。”杜預注:“昭,明也。聾,闇也。”后以“鄭昭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使申舟聘於齊,曰:‘無假道於宋。’亦使公子馮聘於晉,不假道於鄭。申舟以孟諸之役惡宋,曰:‘鄭昭宋聾,晉使不害,我則必死。’王曰:‘殺女,我伐之。’見犀而行。及宋,宋人止之……乃殺之。”
-
33
朝不保夕
- 成語拼音:
- zhāo bù bǎo xī
- 成語解釋:
- 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。形容生活困難;也形容形勢危急;難以預料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元年》:“吾儕偷食,朝不保夕,何其長也。”
-
34
按部就班
- 成語拼音:
- àn bù jiù bān
- 成語解釋:
- 按:按照;部:類別;班:次序。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;而安排好層次;選擇、組織好詞句。后來表示按照一定的條理、步驟做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晉 陸機《文賦》:“觀古今于須臾,撫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選義按部,考辭就班。”
-
35
案兵束甲
- 成語拼音:
- àn bīng shù jiǎ
- 成語解釋:
- 案:通“按”,手撫;兵:兵器;束:捆束;甲:盔甲。放下兵器,捆束鎧甲。指停止作戰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》:“若不能當,何不案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。”
-
36
按甲寢兵
- 成語拼音:
- àn jiǎ qǐn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收拾起鎧甲武器。比喻停止軍事行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司馬彪《九州春秋 傅干》:“吳有長江之險,蜀有崇山之阻,難以威服,易以德懷。愚以為可且按甲寢兵,息軍養士,定土分封,論功行賞。”
-
37
哀喜交并
- 成語拼音:
- āi xǐ jiāo bìng
- 成語解釋:
- 交:交錯。悲痛和喜悅交織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諸葛恪傳》:“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,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-
38
不辯菽麥
- 成語拼音:
- bù biàn shū mài
- 成語解釋:
- 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麥子。形容愚笨無知。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知識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葛洪《抱樸子 窮達》:“庸俗之夫,暗于別物,不分朱紫,不辯菽麥。”
-
39
病從口入
- 成語拼音:
- bìng cóng kǒu rù
- 成語解釋:
- 疾病多是由飲食不慎而引起傳染。又作“病由口入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傅玄《口銘》:“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”
-
40
別鶴孤鸞
- 成語拼音:
- bié hè gū luán
- 成語解釋:
- 別:離別;鸞:鳳凰一類的鳥。離別的鶴,孤單的鸞。比喻遠離的夫妻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陶潛《擬古》詩之五:“知我故來意,取琴為我彈。上弦驚別鶴,下弦操孤鸞。”
* 晉朝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