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的成語 (921個)
-
421
曾經滄海
- 成語拼音:
- céng jīng cāng hǎi
- 成語解釋:
- 曾經:以前經歷過;滄海:大海。曾經見過大海。后比喻人見過大世面;眼界很高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元稹《離思》詩:“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。”
-
422
穿井得人
- 成語拼音:
- chuān jǐng dé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話傳來傳去而失真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充《論衡·書虛》:“丁氏穿家井,井中得一人。”
-
423
醇酒婦人
- 成語拼音:
- chún jiǔ fù rén
- 成語解釋:
- 醇酒:味厚的酒。比喻頹廢腐化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魏公子列傳》:“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。日夜為樂飲者四歲,竟病酒而卒。”
-
424
楚界漢河
- 成語拼音:
- chǔ jiè hàn hé
- 成語解釋:
- 楚、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。后常比喻戰爭的前線。
- 成語出處:
-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6回:“霎時間煙焰沖霄……仿佛槍林彈雨,依稀楚界漢河。”
-
425
從井救人
- 成語拼音:
- cóng jǐng jiù rén
- 成語解釋:
- 跳到井里去救人。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行為。現多比喻冒險救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仁者,雖告之曰:‘井有仁(人)焉。’其從之也?”
-
426
重見天日
- 成語拼音:
- chóng jiàn tiān rì
- 成語解釋:
- 重:重新。重新看見天和太陽。比喻擺脫了黑暗困苦的環境;又見到了光明。也作“復見天日”、“重睹天日”、“再見天日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楊八老越國奇逢》:“幸天兵得勝,倭賊敗亡,我等指望重見天日。”
-
427
創巨痛深
- 成語拼音:
- chuāng jù tòng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創:創傷。傷口大;痛苦深。比喻遭受重大的、令人極其沉痛的損失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北 朝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》:“臣父遭遇無道,創巨痛深,無以仰答明詔。”
-
428
察見淵魚
- 成語拼音:
- chá jiàn yuān yú
- 成語解釋:
- 淵:深潭。能看清深水中的魚。比喻為人過于精明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:“且夫‘察見淵魚,不祥’。”
-
429
杵臼之交
- 成語拼音:
- chǔ jiù zhī jiāo
- 成語解釋:
- 杵:舂米的木棒;臼:石臼。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祐傳》:“公沙穆來游太學,無資糧,乃變服客傭,為祐賃舂。祐與語大驚,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。”
-
430
吹糠見米
- 成語拼音:
- chuī kāng jiàn mǐ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見效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日報》1975.7.8:“有人提出: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業,抓現錢,說這個辦法‘吹糠見米’,收效快。”
-
431
吃糧不管事
- 成語拼音:
- chī liáng bù guǎn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只拿錢不做事。比喻工作不負責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3回:“這些忘八羔子,一個都不在家!他們成年家吃糧不管事。”
-
432
豺狼當道
- 成語拼音:
- chái láng dāng dào
- 成語解釋:
- 豺、狼:兩種兇殘的野獸;當:正當;當道:橫在路中間擋路。豺狼兩種兇殘的野獸橫在道路中間。比喻殘暴的人掌權得勢或違法橫行;也作“虎狼當路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荀悅《漢紀 平帝紀》:“豺狼當道,安問狐貍!”
-
433
常鱗凡介
- 成語拼音:
- cháng lín fán jiè
- 成語解釋:
- 一般的魚類、貝類。比喻平凡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應科目時與人書》:“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匯儔也。”
-
434
初露鋒芒
- 成語拼音:
- chū lù fēng máng
- 成語解釋:
- 鋒芒:刀劍的刃口和尖端;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;引申為人的棱角和銳氣。比喻剛開始顯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日報》1984.2.25:“舒同的墨海生涯從他十四歲在鄉間初露鋒芒時算起,已有六十五個年頭了。”
-
435
燦爛輝煌
- 成語拼音:
- càn làn huī huáng
- 成語解釋:
- 燦爛:鮮明耀眼。形容光彩四射,鮮明耀眼。也比喻成績卓著,十分引人注目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48回:“只覺金光萬道,瑞氣千條,燦爛輝煌,華彩奪目。”
-
436
乘鸞跨鳳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luán kuà fèng
- 成語解釋:
- 乘鸞:求得佳偶。比喻結成美好的佳偶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慎鸞交·債餌》:“只留下伊行筆蹤就不怕事成空,準備著乘鸞跨鳳。”
-
437
春蘭秋菊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lán qiū jú
- 成語解釋:
- 春天的蘭花;秋天的菊花;各自在自己開花的季節顯示出秀美。比喻各擅其美;各有所長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九歌 禮魂》:“春蘭兮秋菊,長無絕兮終古。”洪興祖補注:“古語云:春蘭秋菊,各一時之秀也。”
-
438
春露秋霜
- 成語拼音:
- chūn lù qiū shuā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恩澤與威嚴。也用在懷念先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詔策》:“眚災肆赦,則文有春露之滋;明罰敕法,則辭有秋霜之烈。”
-
439
草廬三顧
- 成語拼音:
- cǎo lú sān gù
- 成語解釋:
- 顧:拜訪。劉備為請諸葛亮,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。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。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。”
-
440
樗櫟庸材
- 成語拼音:
- chū lì yōng cái
- 成語解釋:
- 樗櫟:不成材的樹木。比喻平庸無用的人。常用作謙詞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楊炯《顯川縣令李公墓志銘》:“炯樗櫟庸材,瓶筲小器,仰惟先支,叨雅契于金環;俯逮婚姻,荷深知于玉潤。”
* 比如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