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滸的成語 (233個)
-
121
如饑如渴
- 成語拼音:
- rú jī rú kě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如饑如渴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六十二回:“宋江陪笑道:‘怎敢相戲。實慕員外威德,如饑如渴。萬望不棄鄙處,為山寨之主,早晚共聽嚴命。’”
-
122
十八般武藝
- 成語拼音:
- shí bā bān wǔ yì
- 成語解釋:
-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領。亦泛指多種武藝。②比喻多種技能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楊梓《敬德不伏老》第一折:“憑著俺十八般武藝,定下了六十四處征塵。”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,一一從頭指教。那十八般武藝?矛錘弓弩銃,鞭锏劍鏈撾,斧鉞并戈戟,牌棒與槍叉。”
-
123
色膽如天
- 成語拼音:
- sè dǎn rú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貪戀淫欲膽量很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十五回:“那和尚一頭接茶,兩只眼涎瞪瞪的只顧看那婦人身上,這婦人也嘻嘻的笑著看這和尚。人道色膽如天,卻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張見。”
-
124
說地談天
- 成語拼音:
- shuō dì tán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天上地下,無所不談。形容話題廣泛或巧于言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三回:“指揮說地談天口,來誘翻江攪海人。”
-
125
深根固蒂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gēn gù dì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深根固柢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九十六回:“喬道清法敗奔走,若放他進城,便深根固蒂。”
-
126
燒眉之急
- 成語拼音:
- shāo méi zhī jí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非常迫切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水滸傳》第三五回:“既是天教我知了,正是度日如年,燒眉之急。我馬也不要,從人也不帶一個,連夜自趕回家。”
-
127
四平八穩
- 成語拼音:
- sì píng bā wěn
- 成語解釋:
-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。現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錯;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意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4回:“戴宗、楊林看裴宣時,果然好表人物,生得面白肥胖,四平八穩,心中暗喜。”
-
128
似漆如膠
- 成語拼音:
- sì qī rú jiā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情投意合,難舍難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七回:“徒聞似漆與如膠,利害場中忍便拋。”明·方汝浩《禪真逸史》第十三回:“親哥,我和你同心合意,似漆如膠,并不曾有半點兒差池,你為何今日有不瞅不睬之意?”
-
129
深入骨髓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rù gǔ suǐ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達到極深極重的程度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十回:“高太尉著令醫人治療,見丘岳重傷,恨梁山泊深入骨髓。”
-
130
說時遲,那時快
- 成語拼音:
- shuō shí chí,nà shí kuài
- 成語解釋:
- 小說中的常用套語。意指事情發生的速度不是記敘速度所能跟得上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三回:“說時遲,那時快,武松見大蟲撲來,只一閃,閃在大蟲背后。”
-
131
十死九活
- 成語拼音:
- shí sǐ jiǔ huó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難以幸存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一百九回:“降者三萬人,除那逃走脫的,其余都是十死九活,七損八傷,顛翻在地,被人馬踐踏,骨肉如泥的,不計其數。”
-
132
喪師辱國
- 成語拼音:
- sàng shī rǔ guó
- 成語解釋:
- 軍隊損失,國家蒙受恥辱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九十七回:“前日正被蔡京、童貫、高俅在天子面前,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鋒復軍殺將,喪師辱國,大肆誹謗,欲皇上加罪。”
-
133
碎尸萬段
- 成語拼音:
- suì shī wàn duàn
- 成語解釋:
- 極言對罪大惡極者予以嚴厲的懲罰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五十二回:“林沖喝道:‘你這個害民強盜,我早晚殺到京師,把你那廝欺君賊臣高俅,碎尸萬段,方是愿足。’”
-
134
束手無術
- 成語拼音:
- shù shǒu wú shù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束手無策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九十七回:“喬道清束手無術,不能解救。”
-
135
三瓦兩舍
- 成語拼音:
- sān wǎ liǎng shě
- 成語解釋:
- 瓦、舍:宋、元時指妓院及各種娛樂場所。舊指富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,每日三瓦兩舍,風花雪月,被他父親開封府告了一紙文狀。”
-
136
十字街口
- 成語拼音:
- shí zì jiē kǒu
- 成語解釋:
- 十字街頭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十回:“當下去十字街口,不問軍官百姓,殺得尸橫遍野,血流成渠。”
-
137
十字路頭
- 成語拼音:
- shí zì lù tóu
- 成語解釋:
- 道路橫直交叉的地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一百十回 :“劊子手叫起惡殺都來,恰好午時三刻,將王慶押到十字路頭,讀罷犯由,如法凌遲處死。”
-
138
偷雞摸狗
- 成語拼音:
- tōu jī mō gǒu
- 成語解釋:
- 指小偷小摸。也指亂搞男女關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6回:“小人如今在此,只做得些偷雞盜狗的勾當,幾時是了;跟隨二位哥哥上山去,卻不好?”
-
139
屯街塞巷
- 成語拼音:
- tún jiē sāi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多擁擠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三回:“武松在轎上看時,只見亞肩迭背,鬧鬧穰穰,屯街塞巷,都來看迎大蟲。”
-
140
螳螂黃雀
- 成語拼音:
- táng láng huáng què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目光短淺,只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。“螳螂捕蟬,黃雀在后”的略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四十三回:“打虎功思懸賞,殺人身被官拿,試看螳螂黃雀,勸君得意休夸。”
* 水滸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