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的成語 (1273個)
-
301
淡水交情
- 成語拼音:
- dàn shuǐ jiāo qíng
- 成語解釋:
- 友情像水一樣清澈。指不以勢利為基礎的朋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 山木》:“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;君子淡以親,小人甘以絕。
-
302
滴水難消
- 成語拼音:
- dī shuǐ nán xiāo
- 成語解釋:
- 指雖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殺狗勸夫》楔子:“兄弟!滴水難消。休道是兄弟將酒來,你則這般空來,也是你兄弟的情分。”
-
303
疊石為山
- 成語拼音:
- dié shí wéi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疊:重疊。把石頭堆成山。指假山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宅后又構一園,大可二三頃,鑿池引水,疊石為山,制度極其精巧。”
-
304
讜言嘉論
- 成語拼音:
- dǎng yán jiā lùn
- 成語解釋:
- 公正、正直而有說服力的言論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史 張孔孫傳》:“孔孫素以文學名,且善琴,工畫山水竹石,而騎射尤精,及其立朝,讜言嘉論,有可觀者,士論服之。”
-
305
恩同山岳
- 成語拼音:
- ēn tóng shān yuè
- 成語解釋:
- 猶恩重如山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梅女》:“萍水之人,何敢遽以重務浼君子。但泉下搞骸,舌不得縮,索不得除,求斷屋梁而焚之,恩同山岳矣。”
-
306
販夫皂隸
- 成語拼音:
- fàn fū zào lì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社會地位低下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王古魯《本書的介紹》:“金的所以腰斬《水滸》修改《水滸》,為的是不愿‘販夫皂隸都看’。”
-
307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- 成語拼音:
- 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
- 成語解釋:
- 防:阻止;甚:超過。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。指不讓人民說話,必有大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為川者,決之使導;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-
308
覆水難收
- 成語拼音:
- fù shuǐ nán shōu
- 成語解釋:
- 覆:翻;引申為傾、倒、潑的意思。潑在地上的水;難以收回來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;很難再挽回了。引申為夫妻關系已經斷絕;難以重新結合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何進傳》:“國家之事,亦何容易!覆水不可收。宜深思之。”
-
309
飯蔬飲水
- 成語拼音:
- fàn shū yǐn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于我如浮云。’”后因以“飯蔬飲水”形容清心寡欲、安貧樂道的生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飯疏食飲水,曲肱而枕之,樂亦在其中矣。不義而富且貴,於我如浮云。’”
-
310
赴湯蹈火
- 成語拼音:
- fù tāng dǎo huǒ
- 成語解釋:
-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稽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長而見羈,則狂顧頓纓,赴湯蹈火。”
-
311
扶危拯溺
- 成語拼音:
- fú wēi zhěng nì
- 成語解釋:
- 溺:落水。扶助危難者,救起落水者。比喻盡力救助別人的危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獨孤公神道碑銘》:“常州之義篤于友,用之有常,行之可久,扶危拯溺,爾身我手。”
-
312
風行水上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xíng shuǐ shà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自然流暢,不矯揉造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渙》:“象曰:風行水上,渙。”
-
313
風雨不透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yǔ bù tòu
- 成語解釋:
- 風刮不進,雨水透不過。形容封閉或包圍得十分緊密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29回:“正值寶釵等下車,眾婆娘媳婦正圍隨的風雨不透,但見一個小道士滾了出來。”
-
314
付之東流
- 成語拼音:
- fù zhī dōng liú
- 成語解釋:
- 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喪失,前功盡棄,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高適《封丘縣》詩:“生事應須南畝田,世情付與東流水。”
-
315
過府沖州
- 成語拼音:
- guò fǔ chōng zhōu
- 成語解釋:
- 行經了很多地方。形容旅途的漫長與跋涉的勞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二回:“兩個商量了,徑望滄州路上來。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,過府沖州。”
-
316
滾瓜流水
- 成語拼音:
- gǔn guā liú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說話極其熟練、流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霜葉紅似二月花》五:“他得意地哈了一聲就滾瓜流水地一口氣說道:‘說是男女在那件事上也該平等。’”
-
317
干凈利索
- 成語拼音:
- gàn jìng lì suǒ
- 成語解釋:
- 快速徹底,不拖泥帶水。
- 成語出處:
- 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:“青布棉袍子上罩一件藍布大褂,干凈利索,標致好看。”
-
318
高山峻嶺
- 成語拼音:
- gāo shān jùn lǐng
- 成語解釋:
- 峻:山高而陡。又高又險的山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十六回:“眾人打一看時,四面盡是高山,左右是懸崖峭壁,只見高山峻嶺,無路可登。”
-
319
高山流水
- 成語拼音:
- gāo shān liú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知己或知音。也比喻樂曲高妙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湯問》:“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鐘子期曰:‘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’志在流水,鐘子期曰:‘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
-
320
高屋建瓴
- 成語拼音:
- gāo wū jiàn líng
- 成語解釋:
- 建:倒水,潑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。比喻居高臨下,不可阻遏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地勢便利,其以下兵于諸侯,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
* 水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