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水的成語 (1273個)

    141

    乘高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gāo jué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憑借地勢居高臨下,決口放。比喻費力小,收效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司馬光《言為治所先上殿札子》:“陛下誠能行此二者……后日之政,如順風吹毛,乘高決,可以不勞而成功者。”
    142

    不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shuǐ bù l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盛:以器受物。比喻說理嚴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霍布士學案》:“霍氏之哲學,理論極密,前呼后應,幾有盛不漏之觀。”
    143

    芙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shuǐ fú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芙蓉:荷花。剛露出面的荷花。原比喻詩寫得清新;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麗。也作“芙蓉出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咨夔《沁園春 用周潛夫韻》詞:“濂溪家住江湄,愛出芙蓉清絕姿。”
    144

    殘山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n shān shèng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后殘余的部分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范成大《萬景樓》詩:“殘山剩不知數,一一當樓供勝絕。”
    145

    吳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ǔ shuǐ wú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楚地的,吳地的山。指古時吳、楚兩國所屬地域。后用以指長江中下游一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白居易《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牙書》:“故園望斷欲何如,楚吳山萬里余。
    146

    裁云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yún jiǎn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裁:裁剪。裁行云,剪流。比喻詩文構思精妙新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屠隆《彩毫記 夫妻玩賞》:“名擅雕龍,詩成倚馬,請思裁云剪。”
    147

    撮鹽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uō yán rù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立刻消滅干凈。也形容大而化之,什么都不在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折:“有鬼有鬼,撮鹽入,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,欶。”
    148

    不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ī shuǐ bù l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滴也都漏不出去。比喻說話做事非常周全、嚴密;沒有絲毫漏失;使人無隙可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:“公孫官率領軍士,拘獲車仗人等,真個是滴不漏。”
    149

    不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ǎn shuǐ bù l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十分周到、嚴密,毫無差失漏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唐演義》第四九回:“羅成見線娘這枝方天戟,使得神出鬼沒,點不漏。”
    150

    沖了龍王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本是自己人,因不相識而相互發生了沖突爭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七回:“大沖了龍王廟,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咧!”
    151

    穿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ī shuǐ chuān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可把石頭打穿。比喻雖然力量小;但只要堅持不懈;就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。也作“滴石穿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 一錢斬吏》:“一日一錢,千日千錢,繩鋸木斷,滴石穿。”
    152

    斗升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ǒu shēng zhī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微薄的資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莊周《莊子 外物》:“我東海之波臣也,君豈有斗升之而活我哉?”
    153

    簟紋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iàn wén rú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簟:竹。竹席細密的紋理像清涼的一樣。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南堂五首》:“掃地焚香閉閣眠,簟紋如帳如煙。” 宋·辛棄疾《御街行》:“紗廚如舞,簟紋如,別有生涼處。”
    154

    大禹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ǔ zhì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禹:三皇五帝時中原的領袖。大禹治理患為百姓謀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6卷:“昔日大禹治,從岷山導出岷江。”
    155

    翻江攪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n jiāng jiǎo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勢浩大。多喻力量或聲勢非常壯大。也形容吵鬧得很兇或事情搞得亂七八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二十三回:“龍能噴云曖霧,播土揚沙。有巴山捎嶺的手段,有翻江攪海的神通。”明 施耐庵《滸傳》第十四回:“指揮說地談天口,來誘翻江攪海人。”
    156

    泛濫成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àn làn chéng z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濫:江河湖泊的四處溢出。指江河湖泊的漫溢橫流;造成災害。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處傳播;成為禍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洪橫流,泛濫于天下。”
    157

    風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ǐ shuǐ y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風刮起,波洶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后赤壁賦》:“劃然長嘯,草木震動,山鳴谷應,風起涌。”
    158

    芙蓉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ú róng chū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芙蓉:荷花。剛開放的荷花。比喻詩文清新不俗。也形容天然艷麗的女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卷中:“謝詩如芙蓉出,顏如錯彩鏤金。”
    159

    不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ǎn shuǐ bù s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已潑出去,不能再收回。比喻不可挽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光武帝紀上》:“雖仲尼為相,孫子為將,猶恐無能為益。反不收,后悔無及。”
    160

    逢山開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éng shān kāi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不畏艱險,在前開路。常與“遇迭橋”連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三千鴉兵為先鋒,逢山開道,遇疊橋。”
    * 水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