狼的成語 (77個)
-
61
狼猛蜂毒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měng fēng dú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兇狠毒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齊書·王融傳》:“夫虜人面獸心,狼猛蜂毒,暴悖天經,虧違地義。”
-
62
粒米狼戾
- 成語拼音:
- lì mǐ láng lì
- 成語解釋:
- 谷粒撒得滿地都是。形容糧食充盈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樂歲,粒米狼戾。”
-
63
狼前虎后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qián hǔ hòu
- 成語解釋:
- 前門趕走狼,后門來了虎。比喻壞人接踵而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感惺《斷頭臺·黨爭》:“早知道狼前虎后,一樣憤難消。”
-
64
狼貪虎視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tān hǔ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象狼一樣貪婪,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。比喻野心很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陷關》:“狼貪虎視威風大,鎮漁陽兵雄將多。待長驅直把淆函破,奏凱日齊聲唱歌。”
-
65
狼貪鼠竊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tān shǔ qiè
- 成語解釋:
- 如狼那樣貪狠;似鼠那樣慣竊。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于謙《出塞》詩:“瓦刺窮胡真犬豕,敢向邊疆撓赤子。狼貪鼠竊去復來,不解偷生求速死。”
-
66
狼煙大話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yān dà huà
- 成語解釋:
- 漫無邊際的吹牛話。
- 成語出處:
- 管樺《清風店》:“他就喜歡聽那些狼煙大話,聽這些人幫著他擺龍門陣!”
-
67
狼羊同飼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yáng tóng s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張居正《答兩廣凌洋山計羅旁善后》:“若但務招徠,不加審別,蘭棘并植,狼羊同飼,將復為昔日之羅旁矣。”
-
68
狼子獸心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zǐ shòu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兇暴的人用心殘忍,有如野獸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虞預傳》:“然狼子獸心,輕薄易動。”
-
69
驅羊戰狼
- 成語拼音:
- qū yáng zhàn láng
- 成語解釋:
- 喻以弱擊強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耒《唐論中》:“而以之抗燕代之勁騎,此驅羊戰狼,則明皇與重兵選卒所不得行之也。”
-
70
貪污狼藉
- 成語拼音:
- tān wū láng jiè
- 成語解釋:
- 謂貪財納賄,行為不檢,聲名敗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何充傳》:“敦兄含時為廬江郡,貪污狼藉。”
-
71
梟視狼顧
- 成語拼音:
- xiāo shì láng gù
- 成語解釋:
- 如梟盯視,如狼頻顧。形容行動警惕,有所畏忌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衛·吳起《吳子·勵士》:“今使一死賊伏于曠野,千人追之,莫不梟視狼顧,何者?恐其暴起而害己也。”
-
72
引狼入室
- 成語拼音:
- yǐn láng rù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引:招引;把狼引到室內。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張國寶《羅李郎》:“我不是引的狼來屋里窩,尋得蛐蜒鉆耳朵。”
-
73
引狼自衛
- 成語拼音:
- yǐn láng zì wèi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引虎自衛。
- 成語出處:
- 王樹楠《武漢戰紀》:“命下之日,太后抱太子痛哭,言者交章論諫,且有引狼自衛之喻。”
-
74
鷹視狼步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shì láng bù
- 成語解釋:
- 象鷹那樣看東西,象狼那樣走路。形容為人陰險狠毒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勾踐伐吳外傳》:“夫越王為人,長頸鳥喙,鷹視狼步,可以共患難,而不可共處樂。”
-
75
鹯視狼顧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shì láng gù
- 成語解釋:
- “鹯”念zhān。謂如同鹯狼視物。形容目光貪婪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陳琳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其余鋒捍特起,鹯視狼顧,爭為裊雄者,不可勝數。”
-
76
鷙擊狼噬
- 成語拼音:
- zhì jī láng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謂兇狠地殘害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王鉷傳》:“林甫方興大獄,撼東宮,誅不附己者,以鉷險刻,可動以利,故倚之,使鷙擊狼噬。”
-
77
狼眼鼠眉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yǎn shǔ mé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相貌兇惡。
- 成語出處:
* 狼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