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個字與第四個字相同的成語 (323個)
-
281
庸中皦皦
- 成語拼音:
- yōng zhōng bì tóng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出類拔萃。常人中顯得才能特出者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注·洛水》:“上嘆曰:‘卿庸中皦皦,鐵中錚錚也。’”
-
282
庸中佼佼
- 成語拼音:
- yōng zhōng jiǎo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庸:平凡的人;佼佼:特出。指平常人中的特別出眾者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劉盆子傳》:“卿所謂鐵中錚錚,傭中佼佼者也。”
-
283
傭中佼佼
- 成語拼音:
- yòng zhōng jiǎo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謂在平凡之人中才能較為特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劉盆子傳》:“帝曰:‘卿所謂鐵中錚錚,傭中佼佼者也。’”李賢注:“佼,好貌也……言佼佼者,凡傭之人稍為勝也。”
-
284
余子碌碌
- 成語拼音:
- yú zǐ lù lù
- 成語解釋:
- 余子:其它的人。謂其它人平庸無能,表示對別人的輕視。《后漢書·稱衡傳》:“衡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。常稱曰:‘大兒孔文舉,小兒楊德祖。余子碌碌,莫足數也。’明·袁宏道《瓶花齋集之九·尺櫝·與李龍湖》:“仆嘗謂六朝無詩,陶公有詩趣,謝公有詩料,余子碌碌,無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猿文苑傳下·禰衡》:“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。常稱曰:‘大兒孔文舉,小兒楊德祖。余子碌碌,莫足數也。’”
-
285
言之鑿鑿
- 成語拼音:
- yán zhī zuò zuò
- 成語解釋:
- 鑿鑿:確實。話說得非常確實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:“宋儒據理談天,自謂窮造化陰陽之本,于日月五星,言之鑿鑿,如指諸掌。”
-
286
中心搖搖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xīn yáo yáo
- 成語解釋:
- 中心:心中;搖搖: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恍惚,難以自持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王風·黍離》:“彼黍離離,彼稷之苗。行邁靡靡,中心搖搖。知我者謂為心憂,不知我者謂我何求。”
-
287
戰戰惶惶
- 成語拼音:
- 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
- 成語解釋:
- 戒慎畏懼貌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戰戰惶惶,汗出如漿。”
-
288
戰戰兢兢
- 成語拼音:
- zhàn zhàn jīng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戰戰:恐懼得發抖的樣子;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。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謹慎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”
-
289
整整截截
- 成語拼音:
- zhěng zhěng jié jié
- 成語解釋:
- 端方嚴肅貌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曾敏行《獨醒雜志》卷八:“入其門,升其堂,整整截截,動有條理。”
-
290
正正經經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①嚴肅而認真。②猶言堂堂正正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漁《憐香伴·狂喜》:“哄我正正經經聽了半日,只說當真,原來又是說笑。”
-
291
孜孜汲汲
- 成語拼音:
- zī zī jí jí
- 成語解釋:
- 心情急切、勤勉不懈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陸贄《論關中事宜狀》:“陛下可不追鑒往事,惟新令圖,循偏廢之柄以靖人,復倒持之權以固國!而乃孜孜汲汲,極思勞神,循無已之求,望難必之效。”
-
292
孳孳汲汲
- 成語拼音:
- zī zī jí jí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孜孜汲汲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劉基《送黃叔旸歸金華覲省序》:“故孳孳汲汲,不遑自己,仰馳光而興慕,俯逝水而長懷……將奚為而可哉。”
-
293
戰戰栗栗
- 成語拼音:
- zhàn zhàn lì l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戰戰栗栗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戰戰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
-
294
總總林林
- 成語拼音:
- zǒng zǒng lín lí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眾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柳宗元《貞符》:“惟人之初,總總而生,林林而群。”
-
295
孜孜矻矻
- 成語拼音:
- zī zī mó cuì
- 成語解釋:
- 勤勉不懈貌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自古圣人賢士皆非有求于聞用也,閔其時之不平,人之不乂,得其道,不敢獨善其身,而必以廉濟天下也,孜孜矻矻,死而后已。”
-
296
正正氣氣
- 成語拼音:
- zhèng zhèng qì qì
- 成語解釋:
- 正派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八:“[程朝奉]雖是纏得熟分了,那陳氏也自正正氣氣,一時也勾搭不上。”
-
297
子子孫孫
- 成語拼音:
- zǐ zǐ sūn sūn
- 成語解釋:
- 子孫后裔;世世代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書·梓材》:“欲至于萬年惟王,子子孫孫永保民。”
-
298
支支梧梧
- 成語拼音:
- zhī zhī wú wú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支支吾吾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[后羿]坐在對面的鋪著脫毛的舊豹皮的木榻上,搔著頭皮,支支梧梧地說——‘今天的運氣仍舊不見佳,還是只有烏鴉。’”
-
299
詹詹炎炎
- 成語拼音:
- zhān zhān yán yán
- 成語解釋:
- 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”成玄英疏:“炎炎,猛烈也;詹詹,詞費也。”后以“詹詹炎炎”形容喋喋不休之狀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”成玄英疏:“炎炎,猛烈也;詹詹,詞費也。”
-
300
巴巴劫劫
- 成語拼音:
- bā bā jié jié
- 成語解釋:
- 指心情急切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狄君厚《介子推》第四折:“道他巴巴劫劫背著主公,破破碌碌踐紅塵。”
* 第三個字與第四個字相同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