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式 (19054個)
-
241
百鍛千煉
- 成語拼音:
- bǎi duàn qiān liàn
- 成語解釋:
- 鍛、煉:比喻文章的反復推敲。比喻文章字句再三推敲,力求精練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皮日休《劉棗強碑》:“牢奇籠怪,百鍛為字,千煉成句,雖不在鐲太白,也后來之佳作也。”
-
242
敗德辱行
- 成語拼音:
- bài dé rǔ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
- 成語出處:
-
243
布德施恩
- 成語拼音:
- bù dé shī ēn
- 成語解釋:
- 布:給予;施:施舍。給人們以道德和恩惠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四折:“則為你積功累行陰功厚,布德施恩神天佑。”
-
244
白丁俗客
- 成語拼音:
- bái dīng sú kè
- 成語解釋:
- 白丁:沒有功名的平民。泛指粗俗之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無名氏《龐掠四郡》第一折:“往來無白丁俗客,談笑有上士高賓。”
-
245
步斗踏罡
- 成語拼音:
- bù dòu tà gā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步罡踏斗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李云卿》第四折:“書符咒水,全無作用,步斗踏罡,專一胡躧。”
-
246
拔地搖山
- 成語拼音:
- bá dì yáo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翻動大地,搖撼山岳。形容聲勢極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郭勛《英烈傳》第49回:“烏龍鎮上駐不得赤龍舟,攪得翻江震海;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,空教拔地搖山。”
-
247
拔地倚天
- 成語拼音:
- bá dì yǐ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拔:突出,聳出。倚:倚傍,貼近。從地面突兀而起,貼近天際。比喻高大突出,氣勢雄偉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孫樵《與王霖秀才書》:“譬玉川子《月蝕詩》、楊司城《華山賦》、韓吏部《進學解》……莫不拔地倚天,句句欲活。”
-
248
膀大腰圓
- 成語拼音:
- bǎng dà yāo yu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魁梧粗壯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貪夢道人《彭公案》第一回:“對面來了一人,身高九尺,膀大腰圓,身穿一件白紗長衫,內襯藍夏布汗褂褲。”
-
249
白刀子進,紅刀子出
- 成語拼音:
- bái dāo zǐ jìn hóng dāo zǐ chū
- 成語解釋:
- 指要殺人見血、動手拼命。紅刀子:帶血的刀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"""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七回:“不和我說別的還可;再說別的,咱們白刀子進去,紅刀子出來!”"""
-
250
稗耳販目
- 成語拼音:
- bài ěr fàn m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見聞淺薄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趙翼《廿二史札記·北朝經學》:“此可見諸儒師資有自,非同后世稗耳販目之學也。”
-
251
背恩負義
- 成語拼音:
- bèi ēn f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指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義。同“背恩忘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陳書 陳寶應傳》:“遂乃背恩負義,各立異圖。”
-
252
背恩棄義
- 成語拼音:
- bèi ēn qì yì
- 成語解釋:
- 指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義。同“背恩忘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桓寬《鹽鐵論 未通》:“反以身勞民,民猶背恩棄義而遠流亡。”
-
253
扒耳搔腮
- 成語拼音:
- bā ěr sāo sāi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不是信》:“還有一個小目的,是在對于以我去年的免官為‘痛快’者,給他一個不舒服,使他恨得扒耳搔腮,忍不住露出本相。”
-
254
背恩忘義
- 成語拼音:
- bèi ēn wàng yì
- 成語解釋:
- 背:背叛。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忠義傳序》:“雖背恩忘義之徒不可勝載,而蹈節輕生之士無乏于時。”
-
255
播惡遺臭
- 成語拼音:
- bō è yí chòu
- 成語解釋:
- 播:傳播。傳播惡事,遺留臭聞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陸九淵《與黃循中書》:“其在高位者,適足以播惡遺臭,貽君子監戒而已。”
-
256
剝膚錘髓
- 成語拼音:
- bō fū chuí suǐ
- 成語解釋:
- 剝:剝去;膚:皮膚;錘:敲擊。剝人皮膚,敲人骨髓。比喻極其殘酷地壓榨和剝削
- 成語出處:
-
257
剝膚椎髓
- 成語拼音:
- bō fū chuí suǐ
- 成語解釋:
- 剝:剝去;膚:皮膚;椎:捶擊。剝人皮膚,敲人骨髓。比喻極其殘酷地壓榨和剝削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鄆州溪堂詩》序:“而公承死亡之后,掇拾之余,剝膚椎髓,公私掃地赤立。”
-
258
抱法處勢
- 成語拼音:
- bào fǎ chǔ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把法和勢結合起來,用勢來保證法的推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難勢》:“抱法處勢則治,背法去勢則亂。”
-
259
飆發電舉
- 成語拼音:
- biāo fā diàn jǔ
- 成語解釋:
- 飆:暴風;舉:起飛。形容聲勢迅猛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 戚繼光傳》:“大猷老將務持重,繼光則飆發電舉,屢摧大寇,名更出大猷上。”
-
260
避煩斗捷
- 成語拼音:
- bì fán dòu jié
- 成語解釋:
- 指避開煩難而比賽簡捷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薛福成《選舉論下》:“惟小楷試貼,一望可知優劣,不能無偏重之勢,避煩斗捷,流風相師,久之而考者閱者,皆忘其所以然。”
* 聯合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