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經 (280個)
-
181
詢于芻蕘
- 成語拼音:
- xún yú chú ráo
- 成語解釋:
- 與樵夫商議事情,意謂不恥下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大雅·板》:“先民有言,詢于芻蕘。”
-
182
挹彼注茲
- 成語拼音:
- yì bǐ zhù zī
- 成語解釋:
- 挹:舀,汲取;彼:那個;注:灌;茲:這個。把液體從一個容器中舀出,倒入另一個容器。引伸為以有余來彌補不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大雅·泂酌》:“泂酌彼行潦,挹彼注茲。”
-
183
鳶飛魚躍
- 成語拼音:
- yuān fēi yú yuè
- 成語解釋:
- 鳶:老鷹。鳥在天空中飛翔;魚在水中跳躍。形容萬物各得其所、放任自然的樂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旱麓》:“鳶飛戾天,魚躍于淵。”
-
184
衣冠楚楚
- 成語拼音:
- yī guān chǔ chǔ
- 成語解釋:
-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齊漂亮(楚楚:整潔;鮮明)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曹風 蜉蝣》: “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。”
-
185
宜家宜室
- 成語拼音:
- yí jiā yí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家庭和順,夫妻和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歸,宜其室家。”
-
186
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qí míng yǐ,qiú qí yǒu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嚶:鳥鳴聲。鳥兒在嚶嚶地鳴叫,尋求同伴的應聲。比喻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伐木》:“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。相彼鳥矣,猶求友聲;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。”
-
187
遇人不淑
- 成語拼音:
- yù rén bù shū
- 成語解釋:
- 淑:善,美。指女子嫁了一個品質不好的丈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王風 中谷有蓷》:“有女仳離,條其嘯矣。條其嘯矣,遇人之不涉淑矣。”
-
188
褎如充耳
- 成語拼音:
- yòu rú chōng ěr
- 成語解釋:
- 褎:常帶笑容。面帶笑容,塞耳不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邶風·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”
-
189
永矢弗諼
- 成語拼音:
- yǒng shǐ fú xuān
- 成語解釋:
- 決心永遠牢記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衛風 考盤》:“獨寐寤言,永矢弗諼。”
-
190
憂深思遠
- 成語拼音:
- yōu shēn sī yuǎn
- 成語解釋:
- 深刻憂慮,長遠打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唐風 蟋蟀》小序:“憂深思遠,儉而用禮,乃有堯之遺風焉。”
-
191
宜室宜家
- 成語拼音:
- yí shì yí jiā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家庭和順,夫妻和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歸,宜其室家。”
-
192
窈窕淑女
- 成語拼音:
- yǎo tiǎo shū nǚ
- 成語解釋:
- 窈窕:美好的樣子。形容美好的姿態。淑:品德美好。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周南 關睢》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
-
193
魚網鴻離
- 成語拼音:
- yú wǎng hóng lí
- 成語解釋:
- 鴻:鴻雁;離:遭受。張網捕魚,捉到的是鴻雁。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邶風·新臺》:“魚網之設,鴻則離之,燕婉之求,得此戚施。”
-
194
億萬斯年
- 成語拼音:
- yì wàn sī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長遠的年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下武》:“于萬斯年,受天之祜。”
-
195
允文允武
- 成語拼音:
- yǔn wén yǔn wǔ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能文能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魯頌 泮水》:“允文允武,昭假烈祖。”
-
196
憂心忡忡
- 成語拼音:
- yōu xīn chōng chōng
- 成語解釋:
- 忡忡:憂愁不安的樣子。心事重重;十分憂愁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召南 草蟲》:“未見君子,憂心忡忡。”
-
197
憂心如搗
- 成語拼音:
- yōu xīn rú dǎo
- 成語解釋:
- 憂愁得像有東西在搗心一樣。形容十分焦急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小弁》:“我心憂傷,惄焉如搗。”
-
198
憂心如焚
- 成語拼音:
- yōu xīn rú fén
- 成語解釋:
- 焚:火燒。憂慮、焦急得心里像火燒一樣。形容十分憂愁、焦急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節南山》:“節彼南山,維石巖巖,赫赫師尹,民具爾瞻。憂心如焚,不敢戲談。”
-
199
伊于胡底
- 成語拼音:
- yī yú hú dǐ
- 成語解釋:
- 伊:句首助詞;于:到;胡:何,哪;底:盡頭。到什么地步為止(對不好的現象表示感嘆)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我視謀猶,伊于胡底?”
-
200
鷹揚虎視
- 成語拼音:
- yīng yáng hǔ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象鷹那樣飛翔,如虎一般雄視。形容十分威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大雅·大明》:“維師尚父,時維鷹揚。”《周易·頤》:“虎視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三國魏·應璩《與侍郎曹長思書》:“王肅以宿德顯授,何曾以后進見拔,皆鷹揚虎視,有萬里之望。”
* 詩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