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經 (280個)
-
41
承天之祜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tiān zhī hù
- 成語解釋:
- 承:蒙受;祜:福。蒙受老天的賜福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受天之祜。”
-
42
道傍之筑
- 成語拼音:
- dào bàng zhī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無法成功的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如彼筑室于道謀,是用不潰于成。”鄭玄注:“如當路筑室,得人而與之謀所為,路人之意不同,故不得遂成也。”
-
43
顛倒衣裳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dǎo yī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顛倒:上下倒置;衣裳:古時上為衣,下為裳。形容匆忙而亂了順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齊風 東方未明》:“東方未明,顛倒衣裳。顛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”
-
44
丹鳳朝陽
- 成語拼音:
- dān fèng cháo yá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賢才逢明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卷阿》:“鳳凰鳴矣,于彼高岡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陽。”
-
45
登高能賦
- 成語拼音:
- dēng gāo néng fù
- 成語解釋:
- 賦:寫作。登得高,看得遠,能夠描繪形狀,鋪陳事勢。指國家的有用人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鄘風·定之方中》:“終然允臧。”毛亨傳:“升高能賦……可以為大夫。”
-
46
敵愾同仇
- 成語拼音:
- dí kài tóng chóu
- 成語解釋:
- 全體一致痛恨敵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秦風 無衣》:“修我戈矛,與子同仇。” 左丘明《左傳 文公四年》:“諸侯敵王所愾,而獻其功。”
-
47
德音莫違
- 成語拼音:
- dé yīn mò wéi
- 成語解釋:
- 德音:善言;莫違:不要違背。別人的好話不要不聽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邶風·谷風》:“德音莫為,及爾同死。”
-
48
蛾眉螓首
- 成語拼音:
- é méi qín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彎彎的眉毛,方廣的前額。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艷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衛風 碩人》:“螓首蛾眉。”
-
49
二三其德
- 成語拼音:
- èr sān qí dé
- 成語解釋:
- 二三:不專一。形容三心二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衛風 氓》:“士也罔極,二三其德。”
-
50
耳提面命
- 成語拼音:
- ěr tí miàn mìng
- 成語解釋:
- 不但當面告訴他;而且揪著他的耳朵向他講。形容嚴厲而又懇切的教導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
-
51
葑菲之采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fēi zhī cǎi
- 成語解釋:
- 不可因葑菲根莖味苦而連葉也不采。原比喻夫妻相處,應發德為重,不可因女子容顏衰退而遺棄。后常用作請人有所采取的謙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邶風 谷風》:“采葑采菲,無以下體。”
-
52
鳳凰于飛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huáng yú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本指鳳和凰相偕而飛。比喻夫妻和好恩愛。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滿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卷阿》:“鳳皇于飛,劌劌其羽。”
-
53
鳳皇于飛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huáng yú fē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鳳凰于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大雅·卷阿》:“鳳凰于飛,劌劌其羽。”
-
54
父母恩勤
- 成語拼音:
- fù mǔ ēn qín
- 成語解釋:
- 指父母養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豳風 鴟鸮》:“恩斯勤斯,鬻子之閔斯。”
-
55
鳳鳴朝陽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míng zhāo yáng
- 成語解釋:
- 朝陽:早晨的太陽。鳳凰在早晨的陽光中鳴叫。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發揮的機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大雅 卷阿》:“鳳皇鳴矣,于彼高岡;梧桐生矣,于彼朝陽。”
-
56
匪石匪席
- 成語拼音:
- fěi shí fěi xí
- 成語解釋:
- 不是石,不是席。意為石可轉而心不可轉,席可卷而心不可卷。比喻意志堅定,永不變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邶風·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轉也;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
-
57
匪石之心
- 成語拼音:
- fěi shí zhī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堅貞不渝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邶風 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轉也。”
-
58
風雨飄搖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yǔ piāo yáo
- 成語解釋:
- 在風雨里飄浮搖蕩。比喻動蕩不穩或岌岌可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豳風 鴟鸮》:“予室翹翹,風雨所漂搖。”
-
59
風雨如晦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yǔ rú huì
- 成語解釋:
- 晦: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;這天夜里沒有月亮。風雨天氣;天色昏暗猶如晦日的夜晚。后比喻局勢動蕩;社會黑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鄭風 風雨》:“風雨如晦,雞鳴不已。”
-
60
高岸深谷
- 成語拼音:
- gāo àn shēn gǔ
- 成語解釋:
- 指幽僻的處所。形容幽峭深邃。也比喻事物的巨大變化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為谷,深谷為陵。”
* 詩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