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反義詞的成語 (345個)
-
281
是非曲直
- 成語拼音:
- shì fēi qū zhí
- 成語解釋:
- 曲:無理;直:有理。指對事物的評斷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王充《論衡 說日篇》:“二論各有所見,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。”
-
282
生離死別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lí sǐ bié
- 成語解釋:
- 活人之間的分離就像與死者永別一樣。形容很難再見面或永遠分別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陳書 徐陵傳》:“況吾生離死別,多歷暄寒,孀室嬰兒,何可言念。”
-
283
死里逃生
- 成語拼音:
- sǐ lǐ táo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從極危險的境地中逃脫;幸免于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 馮玉梅團圓》:“今日死里逃生,夫妻再合,乃陰德積善之報也。”
-
284
死去活來
- 成語拼音:
- sǐ qù huó lái
- 成語解釋:
- 指因極度的疼痛或悲哀;暈過去;又活過來。多形容被打得很慘;或哭得很厲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當下眾人將那崔寧與小娘子死去活來拷打一頓。”
-
285
生死存亡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sǐ cún wáng
- 成語解釋:
- 生存或者死亡。形容局勢或斗爭的發展已到最后關頭。
- 成語出處:
- 五代 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》:“我婿離家不歸,數歲蔑有音耗,生死存亡,弗可知也。”
-
286
舍生忘死
- 成語拼音:
- shě shēng wàng sǐ
- 成語解釋:
- 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舍:舍棄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說與俺能爭好斗的番官,舍生忘死家將。”
-
287
生死攸關
- 成語拼音:
- shēng sǐ yōu guān
- 成語解釋:
- 攸:所。關系到生和死。指生死存亡的關鍵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龍虎風云記》:“這是千百名難友生死攸關的大事體啊!”
-
288
上天入地
- 成語拼音:
- shàng tiān rù dì
- 成語解釋:
- ①升上天空,鉆入地下。形容神通廣大。②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復言《續玄怪錄·盧仆射從史》:“吾已得煉形之術也,其術自無形成而煉成三尺之形,則上天入地,乘云駕鶴,千變萬化,無不可也。”
-
289
上行下效
- 成語拼音:
- shàng xíng xià xiào
- 成語解釋:
- 行:做;效:仿效。上面的人怎么做;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白虎通 三教》:“教者,效也,上為之,下效之。”
-
290
推陳出新
- 成語拼音:
- tuī chén chū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推出糧倉里的舊糧;更換新糧。引申為剔除舊事物中的糟粕;吸取精華;使之向新的方向發展。陳:倉儲存的舊糧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 范濟傳》:“嚴偽造之條,開倒換之法,推陳出新,無耗無阻。”
-
291
同床異夢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chuáng yì mèng
- 成語解釋:
- 睡在一張床上;做著不同的夢。原指夫妻感情不和。比喻同作一件事;各有各的打算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陳亮《與朱元晦秘書書 乙巳春書之一》:“同床各做夢,周公且不能學得,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!”
-
292
挑肥揀瘦
- 成語拼音:
- tiāo féi jiǎn shò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挑挑揀揀;光要對自己有利的。肥:肥肉;瘦:瘦肉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:“像娘這樣費心,還不討他說個是,只要揀精揀肥,我也犯不著要效他這個勞。”
-
293
天高地厚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gāo dì hòu
- 成語解釋:
- 原形容天地的廣大,后形容恩德極深厚。也比喻事情的艱巨、嚴重,關系的重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正月》:“謂天蓋高,不敢不局;謂地蓋厚,不敢不脊。”
-
294
天高地迥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gāo dì jiǒng
- 成語解釋:
- 迥:遠。形容極其高遠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天高地迥,覺宇宙之無窮。”
-
295
同甘共苦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gān gòng kǔ
- 成語解釋:
- 共同享受幸福;共同承擔苦難。比喻同歡樂;共患難。甘:甜;苦:苦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燕策一》:“燕王吊死問生,與百姓同其甘苦。”
-
296
天羅地網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luó dì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天空和地面所張設的羅網。比喻嚴密的包圍圈。多指對敵人、逃犯的嚴密的防范。羅:捕鳥的網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鎖魔鏡》第三折:“天兵下了天羅地網者,休要走了兩洞妖魔。”
-
297
天旋地轉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xuán dì zhu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天地轉動。比喻時事變遷。也形容人頭暈眼花的感覺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元稹《望云雅馬歌》:“天旋地轉日再中,天子卻坐明光宮。”
-
298
頭重腳輕
- 成語拼音:
- tóu zhòng jiǎo qī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頭腦發脹;腳下無力。比喻輕重倒置;基礎不穩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協調;不平衡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6回:“只見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,一個個面面廝覷,都軟倒了。”
-
299
無足輕重
- 成語拼音:
- wú zú qī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足:足以。沒有它并不輕些;有它也并不重些。指無關緊要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歐陽修《答吳充秀才書》:“修材不足用于時,仕不足榮于世,其毀譽不足輕重,氣力不足動人。”
-
300
無中生有
- 成語拼音:
- wú zhōng shēng yǒu
- 成語解釋:
- 把沒有的說成有。指憑空捏造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。”
* 近反義詞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