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近反義詞 (345個)

    101

    胡思亂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ú sī luàn x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胡:亂;隨意。不切實際;毫無根據地瞎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全書 文》:“苦心未能靜安,則總是胡思亂想,如何是能慮。”
    102

    含辛茹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án xīn rú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備受艱難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中和勝相院記》:“無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。”
    103

    胡言亂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ú yán luàn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沒有根據,不符實際的瞎說,或說胡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鄭光祖《芻梅香》第二折:“你省可里胡言亂語。”
    104

    酒池肉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ǔ chí ròu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傳說,殷紂以酒為池,以肉為林,為長夜之飲。原指荒淫腐化、極端奢侈的生活,后也形容酒肉極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張騫傳》:“行賞賜,酒池肉林。”
    105

    見多識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duō shí gu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識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廣。形容資格較老;經驗豐富;知識廣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還是大家寶眷,見多識廣,比男子漢眼力,到勝十倍。”
    106

    精雕細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diāo xì k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精心細致地雕刻。也比喻對文藝創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共青團員;要做八十年代的帶頭人》(1982年2月5日《中國青年報》社論):“要以平等交心的態度;點點滴滴、精雕細刻;因勢利導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。”
    107

    聚精會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ù jīng huì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集中全部精神。原有集思廣益的意思;現常用以形容專心致志;精神高度集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褒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明明在朝,穆穆列布,聚精會神,相得益章。”
    108

    戒驕戒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è jiāo jiè z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戒:警惕;防備;躁:性急;警惕驕傲;防備急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戒驕戒躁,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。”
    109

    雞毛蒜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máo suàn p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目前大敵當前,同心協力還怕遲誤,誰還記著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。”
    110

    兼容并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róng bìng b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兼、并:同時照顧或包括有關的各方面;容:容納;包:包含。把相關的東西都容納、包含進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相如《難蜀父老》:“必將崇論閎議,創業垂統,為萬世規。故馳騖乎兼容并包,而勤思乎參天貳地。”
    111

    見仁見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rén jiàn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對同一個問題,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仁者見之謂之仁,知者見之謂之知。”
    112

    兼收并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shōu bìng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兼收:多方面吸收;并蓄:一并保存。多方面吸收并保留下來。指吸收、招攏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馬勃,敗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
    113

    救死扶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sǐ fú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扶:扶助。搶救生命垂危的人;照顧受傷的人。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精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仰億萬之師,與單于連戰十有余日,所殺過半當,虜救死扶傷不給。”
    114

    驚心動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xīn dòng p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上卷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。”
    115

    謹言慎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 yán shè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謹:小心;慎:謹慎。小心謹慎地說話、做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緇衣》:“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,故言必慮其所終,而行必稽其所敝,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。”
    116

    口干舌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gān shé z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非常干渴。多形容天熱或說話很多;費盡口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來日大難,口燥唇干;今日相樂,皆當喜歡。”
    117

    克勤克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qín kè j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克:能夠。既能勤勞;又能節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儉于家。”
    118

    郎才女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ng cái nǚ m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郎:男子;貌:容貌。舊時形容男女青年才貌相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喬夢符《揚州夢》:“這一雙郎才女貌天生下,筍余兒游治子花朵兒俊嬌娃,堪寫入風流仕女丹青畫。”
    119

    靈丹妙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g dān miào y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丹:按藥方制成的顆粒狀或粉末狀的中藥;或是精煉的成藥;靈丹:靈驗;妙:指有特殊效力。能醫治百病的靈驗有效的藥。比喻能解決問題的好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二折:“靈丹妙藥都不用,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蔥。”
    120

    李代桃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dài táo j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僵:枯死。李樹代替桃樹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。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宋 郭茂倩《樂府詩集 雞鳴》:“桃在露井上,李樹在桃旁,蟲來嚙桃根,李樹代桃僵。樹木身相代,兄弟還相忘!”
    * 近反義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