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連動式成語 (1030個)

    161

    拔宅上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zhái shà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拔:拔起;宅:住宅。古代傳說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李昉《太平廣記》第14卷引《十二真君傳 許真君》:“真君以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,于洪州西山,舉家四十二口,拔宅上升而去。”
    162

    拔幟樹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zhì shù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勝、勝利之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見“拔趙幟易漢幟”。
    163

    拔趙易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zhào yì 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勝、勝利之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見“拔趙幟易漢幟”。
    164

    秉燭夜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ǐng zhú yè y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秉:持。拿著蠟燭;夜里游玩。舊指及時行樂。也比喻珍惜光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白《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》:“古人秉燭夜游,良有以也。”
    165

    炳燭夜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ǐng zhú yè y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炳:點燃。珍惜光陰。比喻及時行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丕《與吳質書》:“少壯真當努力,年一過往,何可攀援?古人思炳燭夜游,良有以也!”
    166

    拔幟易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zhì yì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幟:旗幟;易:換。比喻推翻別人,自己占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候列傳》:“趙見我走,必空壁逐我,若疾入趙壁,拔趙幟,立漢赤幟。”
    167

    拔趙幟立赤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勝、勝利之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見“拔趙幟易漢幟”。
    168

    避重逐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zhòng zhú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避開較重的責任,揀輕的承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見“避重就輕”。
    169

    拔趙幟易漢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幟:旗幟;易:換。比喻偷換別人的勝利成果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候列傳》:“共候趙空壁逐利,則馳入趙壁,皆拔趙旗,立漢赤幟二千。”
    170

    撐岸就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ēng àn jiù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顛倒主從,不合情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水滸傳》第二一回:“只見說撐船就岸,幾曾有撐岸就船。你不來睬我,老娘倒落得。”
    171

    出榜安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bǎng ān m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榜:官府告示。張貼告示,安撫百姓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54回:“收軍進高唐州城內,先傳下將令,休得傷害百姓。一面出榜安民,秋毫無犯。”
    172

    穿壁引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ān bì yǐn gu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穿:鑿通;引:引進。鑿通墻壁,引進燭光。形容家貧讀書刻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西京雜記》卷二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
    173

    裁長補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ái cháng bǔ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裁:剪裁。指吸收別人長處,以彌補自己的不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下卷:“安道詩雖嫩弱,有清上之句。裁長補短,袁彥伯之亞乎?”
    174

    剗草除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ǎn cǎo chú g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斬草除根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六年》:“為國家者,見惡,如農夫之務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絕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    175

    觸處機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ù chǔ jī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觸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機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六回:“眾人都見他忽笑悲,也不解是何意,只道是他的舊病;豈知寶玉觸處機來,竟能把偷看冊上的詩句牢牢記住了。”
    176

    插翅難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ā chì nán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即使插上翅膀也難飛走。比喻無法逃脫。也作“插翅難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戰功》:“王直細細叫人探視,見四面官兵圍得鐵桶一般,插翅難飛。”
    177

    稱臣納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ēng chén nà g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進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十七回:“凡漢東小國,無不稱臣納貢。”
    178

    插翅難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ā chì nán t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插上翅膀也難逃走。比喻陷入困境,怎么也逃不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錢采《說岳全傳》第37回:“康王見兀術將次趕上,真個插翅難逃,只得束手就擒。”
    179

    草創未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ǎo chuàng wèi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草創:開始創辦或創立;就:完成。剛開始做,尚未完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一家之言。草創未就,會遭此禍,惜其不成,以就極刑而無慍色。”
    180

    操刀必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āo dāo bì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操:持。手里拿著刀,一定要割物。比喻辦事必須及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六韜 守土》:“日中必彗,操刀必割,執斧必伐。日中不彗,是謂失時;操刀不割,失利之期;執斧不伐,賊人將來。”
    * 連動式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