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雞的成語 (119個)

    21

    蟲得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chóng dé s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蟲得失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蔣士銓《臨川夢·不夢》:“蟲得喪成恩怨,鳥鼠因緣見短長。”
    22

    飛狗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fēi gǒu j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嚇得飛起來,把狗嚇得直叫喚。形容亂成一團
    成語出處:
    吳運鐸《把一切獻給黨 反“掃蕩”》:“忽然,鄰莊飛狗叫,老鄉們拖著孩子向莊外奔跑。”
    23

    飛狗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fēi gǒu t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嚇得飛起來,把狗嚇得到處亂跳。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鍛煉》:“然而陳克明卻在這里想象,一方面疑神疑鬼,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飛狗跳、人人自危的情形。”
    24

    飛狗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fēi gǒu z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走:跑。亂飛,狗亂跑。形容因極端驚恐而混亂不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13回:“你看前兩天那種搜索的樣子,只就我們歇宿的那一家客寓,已經是鬧得飛狗走,鬼哭神號。”
    25

    獨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jī dú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中國武術的一種姿式。像公似的用一足站立的一種武術姿式。也泛指用一只腳站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我是金獨立,要一足微長。”
    26

    野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 jī yé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雉:野。原意是晉庚翼把自己的書法喻為家,把王羲之的書法喻為野,以示賤近與貴遠。亦比喻風格迥異的書法繪畫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何法盛《晉中興書》第七卷:“在荊州與都下書云:‘小兒輩賤厭家,愛野雉,皆進逸少書,須吾還,當比之。’”
    27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 jī zhú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順從丈夫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代鳩婦言》:“人言嫁飛,安知嫁鳩被鳩逐。”
    28

    鳴候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míng hòu d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鳴戒旦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徐鉉《和張先輩見寄》:“鳴候旦寧辭晦,松節凌霜幾換秋。”
    29

    鳴戒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míng jiè d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怕失曉而耽誤正事,天沒亮就起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齊風 鳴序》:“《鳴》,思賢妃也。哀公荒淫怠慢,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。”
    30

    犬不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quǎn bù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犬不寧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流《烈火金剛》第十回:“我這是何苦,燒香引鬼,搬磚打人砸了自己的腳面,鬧得我犬不安!”
    31

    犬不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quǎn bù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狗都不留下。形容斬盡殺絕或搶掠一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六回:“探馬報說沿江上下全是元兵,江陰已經失守,常州已經被屠,常州城內犬不留,知常州府事家鉉翁不知去向。”
    32

    犬無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quǎn wú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犬不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酉陽野史《續三國演義》第17回:“城中兵不血刃,犬無驚,百姓大悅。”
    33

    寧為口,毋為牛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kǒu,wú wéi ni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口,無為牛后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
    34

    寧為口,無為牛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ìng wéi jī kǒu,wú wéi niú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?”
    35

    鼠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ǔ dù jī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鼠腹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煙霞散人《斬鬼傳》:“鼠肚腸,一包糞也存不住,要你何用。”
    36

    鼠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ǔ fù jī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氣量狹小,只考慮小事,不顧大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31回:“不是這說賊三寸貨強盜,那鼠腹腸的心兒,只好有三寸大一般。”
    37

    儆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jī jǐng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給猴子看。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司馬文森《風雨桐江》第七章:“他們用的是殺儆猴法,有意叫大哥難堪。”
    38

    嚇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 jī xià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殺掉來嚇唬猴子。比喻懲罰一個;警戒其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3回:“俗話說的好,叫做‘殺駭猴’,拿子宰了,那猴兒自然害怕。”
    39

    瓦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jī wǎ g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土瓦犬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延波真《五四前后山東人民的愛國斗爭》:“兇惡軍警呆住了,一個個手足無措,像土瓦狗一樣蜷伏在路旁。”
    40

    瓦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jī wǎ q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泥捏的,用瓦做的狗。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25回:“關公曰:‘以吾觀之,如土瓦犬耳!’”
    * 雞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