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ABB式 (1463個)
-
21
格格不吐
- 成語拼音:
- gé gé bù tǔ
- 成語解釋:
- 謂有所格礙,不能盡情論述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何焯《義門讀書記·元豐類稿》:“《上歐陽舍人書》文弱而碎,其論事又格格不吐,此少作故也。”
-
22
忽忽不樂
- 成語拼音:
- hū hū bù lè
- 成語解釋:
- 忽忽:心中空虛恍惚的情態。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興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 梁孝王世家》:“三十五年冬,復朝。上疏欲留,上弗許。歸國,意勿勿不樂。”
-
23
岌岌不可終日
- 成語拼音:
- jí jí bù kě zhōng r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情況非常危險,一天都過不下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·馬士英傳》:“蓋明之季年內憂外患,岌岌不可終日。”
-
24
悶悶不樂
- 成語拼音:
- mèn mèn bù lè
- 成語解釋:
- 悶悶:心情不愉快。形容心情煩悶抑郁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8回:“意欲棄布他往,卻又不忍;又恐被人嗤笑。乃終日悶悶不樂。”
-
25
切切此布
- 成語拼音:
- qiè qiè cǐ bùó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布告末尾的套語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》:“希望全體人民,一律安居樂業,切勿輕信謠言,自相驚擾。切切此布。”
-
26
郁郁不樂
- 成語拼音:
- yù yù bù lè
- 成語解釋:
- 郁郁:心里憂愁;苦悶。形容愁悶不樂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“傷情感物,郁郁不樂。”
-
27
悒悒不樂
- 成語拼音:
- yì yì bù lè
- 成語解釋:
- 悒悒:憂愁不安的樣子。心里郁悶,感到不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班固《漢武帝內傳》:“庸主對坐,悒悒不樂。”
-
28
依依不舍
- 成語拼音:
- yī yī bù shě
- 成語解釋:
- 依依:戀慕的樣子;舍:放開。形容對人或地方十分留戀;不忍離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次早,老婆婆起身,又留吃了早飯,臨去時依依不舍,在破箱子內取出一件不曾開折的羅衫出來相贈。”
-
29
依依惜別
- 成語拼音:
- yī yī xī bié
- 成語解釋:
- 依依:留戀且不忍分離的樣子;惜別:舍不得分別。形容十分留戀;舍不得分開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陸游《舟中對月》:“百壺載酒游凌云,醉中揮袖別故人,依依向我不忍別,誰似峨嵋半輪月。”
-
30
孜孜不輟
- 成語拼音:
- zī zī bù chuò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孜孜不已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東觀漢記·鄧弘傳》:“師事劉述,常在師門,布衣徒行,講誦孜孜不輟。”
-
31
孜孜不懈
- 成語拼音:
- zī zī bù xiè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孜孜不怠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舜欽《上京兆杜公書》:“雖所歷必盡精力,夙夜孜孜不懈,然未有赫赫報國之跡,為天下所共聞而稱道者。”
-
32
班班可考
- 成語拼音:
- bān bān kě kǎo
- 成語解釋:
- 班班:明顯的樣子;考:考查。指文字記錄十分明顯,可以考查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陳亮《與韓無咎尚書》:“本朝二百年之間,學問文章、政事術業,各有家法,其本末源流,班班可考。”
-
33
版版六十四
- 成語拼音:
- bǎn bǎn liù shí sì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做事死板,不知變通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顧張思《土風錄》第13卷:“古執不活動,呵為‘版版六十四’。此錢居中語也。”
-
34
板板六十四
- 成語拼音:
- bǎn bǎn liù shí sì
- 成語解釋:
- 宋時官鑄銅錢,每板六十四文,不得增減。比喻刻板不知變通。板:即“版”,鑄錢的模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范寅《越諺 數目之諺》:“板板六十四,鑄錢定例也,喻不活。”
-
35
楚楚不凡
- 成語拼音:
- chǔ chǔ bù fá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才出眾,不同尋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袁枚《與何獻葵明府書》:“幸為小女擇得一婿,楚楚不凡,差強人意。本求西子,翻得東床,想彼蒼亦‘與這齒者去其角’之意也。”
-
36
多多益辦
- 成語拼音:
- duō duō yì bà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多多益善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臣多多益善耳。”《漢書》作“多多益辦”。
-
37
格格不納
- 成語拼音:
- gé gé bù nà
- 成語解釋:
- 謂難以接受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昭槤《嘯亭雜錄·詩文澀體》:“其《新唐書》好用僻字澀句,以矜其博,使人讀之,胸臆間格格不納,殊不爽朗。”
-
38
假惺惺
- 成語拼音:
- jiǎ xīng xīng
- 成語解釋:
- 假心假意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喬孟符《金錢記》第一折:“想當日,楚屈原,假惺惺醉倒步兵廚。”
-
39
歷歷可辨
- 成語拼音:
- lì lì kě biàn
- 成語解釋:
- 歷歷:分明,清楚。可以清晰地辨別清楚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張讀《宣室志·韓生》:“圉人因尋馬蹤,以天雨新霽,歷歷可辨。”
-
40
來是是非人,去是是非者
- 成語拼音:
- lái shì shì fēi rén,qù shì shì fēi zhě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解鈴還是系鈴人。指誰惹起的是非,還得由誰來了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6回:“來是是非人,去是是非者,把那淫婦教他領了去,變賣嫁人。”
* AABB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