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C式 (1450個)
-
221
載馳載驅
- 成語拼音:
- zǎi chí zǎi qū
- 成語解釋:
- 謂車馬疾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·鄘風·載馳》:“載馳載驅,歸唁衛侯。”高亨注:“載,猶乃也,發語詞。載、驅,車馬疾行。”三國·魏·曹丕《善哉行》之一:“載馳載驅,聊以忘憂。”
-
222
自棄自暴
- 成語拼音:
- zì qì zì bào
- 成語解釋:
- 指自甘墮落,不求進取。同“自暴自棄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朱子語類》卷一百四:“凡為血氣所移者,皆是自棄自暴之人耳。”
-
223
載驅載馳
- 成語拼音:
- zǎi qū zǎi chí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載馳載驅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陸云《答兄平原》詩:“矯矯乘馬,載驅載馳。”
-
224
大吹大打
- 成語拼音:
- dà chuí dà dǎ
- 成語解釋:
- 謂鼓樂齊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西游記》第六四回:“文武多官,滿城百姓,伏龍寺僧人,大吹大打,送四眾出城。”
-
225
代拆代行
- 成語拼音:
- dài chāi dài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拆:拆開,指拆閱來電來文;行:發出。一般指首長不在時由專人負責代理拆閱和審批、處理公文。形容權力極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九回:“其時撫臺請病假,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。”
-
226
大搖大擺
- 成語拼音:
- dà yáo dà bǎi
- 成語解釋:
- 走路時身子搖擺;亂晃。形容舉動無所顧忌;揚揚自得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次日早晨,大搖大擺出堂,將回子發落了。”
-
227
假癡假呆
- 成語拼音:
- jiǎ chī jiǎ dāi
- 成語解釋:
- 裝傻;假裝糊涂
- 成語出處:
- 《海上花列傳》第48回:“我有要緊事體請耐來,啥個假癡假呆!”
-
228
夾七夾八
- 成語拼音:
- jiā qī jiā bā
- 成語解釋:
- 指說話東拉西扯,混雜不清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朱世遠原有怕婆之病,憑他夾七夾八,自罵自止,并不敢開言。”
-
229
染蒼染黃
- 成語拼音:
- rǎn cāng rǎn huáng
- 成語解釋:
- 蒼:青色。比喻變化不定,反復無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墨子·所染》:“見染絲者而嘆曰:‘染于蒼則蒼,染于黃則黃。’”
-
230
撒癡撒嬌
- 成語拼音:
- sā chī sā jiāo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撒嬌撒癡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參孫的復仇》:“覺得自己太沒臉,也覺得人家對他只有虛情假意,所以撒癡撒嬌,定要問個明白。”
-
231
撒嬌撒癡
- 成語拼音:
- sā jiāo sā chī
- 成語解釋:
- 撒:盡量使出來或施展出來;嬌:嬌氣;癡:憨癡。形容仗著受人寵愛,故意做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5回:“李巧奴撒嬌撒癡,便倒在安道全懷里。”
-
232
善有善報
- 成語拼音:
- shàn yǒu shàn bào
- 成語解釋:
- 善:好的。報:報應。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。常與“惡有惡報”連用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
-
233
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
- 成語拼音:
- shàn yǒu shàn bào,è yǒu è bào
- 成語解釋:
- 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纓絡經 有行無行品》:“又問目連:‘何者是行報耶?’目連白佛言:‘隨其緣對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’”
-
234
三戰三北
- 成語拼音:
- sān zhān sān běi
- 成語解釋:
- 北:敗逃。打三仗,敗三次。形容屢戰屢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吳師大北。越之左軍右軍,乃遂涉而從之,又大敗天沒。又郊敗之。三戰三北,乃至于吳。”
-
235
天兵天將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
- 成語解釋:
- 舊指天上的軍隊和將領。也比喻本領高強的人們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賈鳧西《木皮散人鼓詞 開場》:“那鯀卻生的兒子,神通廣大,伏虎降龍,手下天兵天將,那等利害。”
-
236
相反相成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相:互相。互相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。現在用來表示相反之事物間有著同一性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藝文志》:“仁之與義,敬之與和,相反而皆相成也。”
-
237
現世現報
- 成語拼音:
- xiàn shì xiàn bào
- 成語解釋:
- 現報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釋道世《法苑珠林·妄語部》卷九十三:“是人現得,惡口惡色,所言雖實,人不信受,眾皆憎惡,不喜見之,是名現世,惡業之報。”
-
238
雜七雜八
- 成語拼音:
- zá qī zá bā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東西非常混雜,或事情非常雜亂。
- 成語出處:
- 趙樹理《三里灣》:“里面雜七雜八堆得滿滿的,實在找不下個騰的地方!”
-
239
丟魂丟魄
- 成語拼音:
- diū hún diū pò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丟魂失魄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馬烽、西戎《呂梁英雄傳》第十九回:“有一個狼撲上來,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,正嚇得他丟魂丟魄的時候,山上過來一群鋤地的,才把狼趕走。”
-
240
多能多藝
- 成語拼音:
- duō néng duō y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多才多藝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梅堯臣《乞巧賦》:“技之巧不過多能藝,使爾多能多藝,則藝成而跡卑。”
* ABAC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