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C式 (1450個)
-
501
冷言冷語
- 成語拼音:
- lěng yán lěng yǔ
- 成語解釋:
- 冷:不熱;冷淡;不溫和。不直接表達其意;從側面或反面說辛辣嘲諷的話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寶林《寶林禪師語錄》:“山門疏,關著門,盡是自家屋里,何須冷言冷語,暗地敲人?”
-
502
民膏民脂
- 成語拼音:
- mín gāo mín zhī
- 成語解釋:
- 膏、脂:油脂。比喻人民用血汗創造的財富
- 成語出處:
- 宋 張唐英《蜀壽杌》下卷:“爾俸爾祿,民膏民脂。為人父母,罔不仁慈。”
-
503
美輪美奐
- 成語拼音:
- měi lún měi huàn
- 成語解釋:
- 輪:高大;奐:眾多。形容房屋高大華麗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晉獻文子成室,晉大夫發焉。張老曰:‘美哉輪焉,美哉奐焉!’”
-
504
沒里沒外
- 成語拼音:
- méi lǐ méi wài
- 成語解釋:
-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,不與大人爭光,憑他生的怎樣,也是該打死的。”
-
505
沒眉沒眼
- 成語拼音:
- méi méi méi yǎn
- 成語解釋:
- 眉目不清,形容一塌糊涂的樣子。也指沒有臉面
- 成語出處:
- 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五章:“上面是扳鰲抓角的橋亭,已經多年沒有修理,金碧彩畫全著塵土糊得沒眉沒眼。”
-
506
沒頭沒臉
- 成語拼音:
- méi tóu méi liǎn
- 成語解釋:
- 指不顧臉面或不顧一切,狠狠;也滿頭滿臉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45回:“那道士聞得此言,攔住門,一齊動叉鈀、掃帚、瓦塊、石頭,沒頭沒臉,往里面亂打。”
-
507
木頭木腦
- 成語拼音:
- mù tóu mù nǎ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呆板、遲鈍
- 成語出處:
- 沈虎根《小師弟》:“而且變得木頭木腦,竟連他母親來看他也會顯得冷冰冰的。”
-
508
沒頭沒腦
- 成語拼音:
- méi tóu méi nǎo
- 成語解釋:
- 頭、腦:比喻線索或根由。毫無線索或沒有根由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16卷:“夏主簿遭此無妄之災,沒頭沒腦的被貪贓州官收在監里。”
-
509
沒完沒了
- 成語拼音:
- méi wán méi le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完結的意思
- 成語出處:
- 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二章:“沒完沒了的苛捐雜稅不算,還他媽的亂搶亂奪。”
-
510
民脂民膏
- 成語拼音:
- mín zhī mín gāo
- 成語解釋:
- 脂、膏:動植物體內的油質。比喻勞動人民用血汗換來的物質財富。
- 成語出處:
- 五代 孟昶《戒石文》:“爾俸爾祿,民脂民膏。”
-
511
躡腳躡手
- 成語拼音:
- niè jiǎo niè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躡手躡腳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張天翼《春風·貝胡子》:“于是貝胡子躡腳躡手到窗子跟前,打冷布角里張一張院子里——空空的。”
-
512
捏腳捏手
- 成語拼音:
- niē jiǎo niē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放輕手腳走路,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一回:“唐牛兒捏腳捏手,上到樓上。”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卷十三:“分付已畢,太尉便同一人過去,捏腳捏手,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。”
-
513
躡手躡腳
- 成語拼音:
- niè shǒu niè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周瑞家的會意,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,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。”
-
514
捏手捏腳
- 成語拼音:
- niē shǒ niē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輕手輕腳地走。也形容輕薄的舉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》:“捏手捏腳,直到房中,并無一人知覺。”
-
515
佩韋佩弦
- 成語拼音:
- pèi wéi pèi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韋:熟牛皮,弦:弓弦。原指西門豹性急,佩韋自戒;董安于性緩,佩弦自戒。原形容隨時警戒自己。后常比喻有益的規勸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·觀行》:“西門豹之性急,故佩韋以緩己;董安于之性緩,故佩弦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
-
516
輕手輕腳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shǒu qīng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手腳動作很輕,使沒有響聲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》:“忽聽得賀司戶船中剪刀聲響,遂悄悄的輕手軟腳,開了窗兒,跨將出去。”
-
517
去甚去泰
- 成語拼音:
- qù shèn qù tài
- 成語解釋:
- 指做事不能太過分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老子》第二十九章:“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。”《韓非子 揚權》:“故去甚去泰,身乃無害。”
-
518
去泰去甚
- 成語拼音:
- qù tài qù shèn
- 成語解釋:
- 泰、甚:過分。適可而止,不可過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老子》第二十九章:“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。”《韓非子·揚權》:“故去甚去泰,身乃無害。”
-
519
去太去甚
- 成語拼音:
- qù tai qù shè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去泰去甚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劉知幾《史通·世家》:“梁主敕撰《通史》,定為吳蜀世家,持彼僭君,比諸列國,去太去甚,其得折中之規乎。”
-
520
輕言輕語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yán qīng yǔ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說話聲音極輕微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3回:“不許你在漢子跟前弄鬼,輕言輕語的。”
* ABAC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