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C式 (1450個)
-
81
不撓不折
- 成語拼音:
- bù náo bù zhé
- 成語解釋:
- 不彎曲,不屈服。形容節操剛正,意志堅強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劉炎《邇言》:“夫觀錢塘江潮,猶猛士之肝膽決裂,義士之怒發沖冠。觀仙都天柱,猶直臣之氣,不撓不折,社稷之佐,拓地擎天。”
-
82
不偏不倚
- 成語拼音:
- bù piān bù yǐ
- 成語解釋:
- 偏、倚:不正;歪。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。現指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中庸集注》:“中者,不偏不倚,無過不及之名。”
-
83
不屈不撓
- 成語拼音:
- bù qū bù náo
- 成語解釋:
- 屈、撓:彎曲。不屈服。形容不畏強暴和困難;十分頑強;決不屈服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敘傳下》:“樂昌篤實,不橈(撓)不詘(屈)。”
-
84
不衫不履
- 成語拼音:
- bù shān bù lǚ
- 成語解釋:
- 衫:上衣;履:鞋子。不著上衣;不穿鞋子;衣著不整齊。引申指居住條件或飲食設備簡陋。也比喻灑脫;疏放;毫無拘束之態。多指人的舉止或詩文、字畫的風格。
- 成語出處:
- 前蜀 杜光庭《虬髯客傳》:“既而太宗至,不衫不履,裼裘而來,神氣揚揚,貌與常異。”
-
85
不上不落
- 成語拼音:
- bù shàng bù luò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事情無著落,處境為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姐姐……何苦把這個書生哄得他不上不落的,呆呆地百事皆廢了。”
-
86
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
- 成語拼音:
- bù sāi bù liú,bù zhǐ bù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塞:堵塞;止:停止。比喻只有破除舊的、錯誤的東西,才能建立新的、正確的東西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原道》:“然則如之何而可也?曰: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,人其人,火其書,廬其居。”
-
87
不三不四
- 成語拼音:
- bù sān bù sì
- 成語解釋:
-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可見元宵之夜,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,不一而足。”
-
88
不聲不響
- 成語拼音:
- bù shēng bù xiǎng
- 成語解釋:
- 不說話,不出聲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子夜》十一:“偶或有獨自低著頭不聲不響的,那一定是失敗者。”
-
89
不痛不癢
- 成語拼音:
- bù tòng bù yǎ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評論、批評等不能觸及實質;沒切中要害;不解決問題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炳《情郵記 反噬》:“這事不痛不癢,卻是一個大題目。”
-
90
本鄉本土
- 成語拼音:
- běn xiāng běn tǔ
- 成語解釋:
- 土:鄉土。本地或家鄉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00回:“就是本鄉本土的人,除非不做官還使得,要是做官的,誰保的住總在一處?”
-
91
不依不饒
- 成語拼音:
- bù yī bù rá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要求不遂就糾纏個沒烷完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貪夢道人《彭公案》第36回:“這里黃三太見周應龍不依不饒,他就開口說:‘周寨主,……’”
-
92
不言不語
- 成語拼音:
- bù yán bù yǔ
- 成語解釋:
- 言:講,說。不說話,悶聲不響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》:“秀娥一心憶著吳衙內,坐在旁邊,不言不語,如醉如癡,酒也不沾一滴,箸也不動一動。”
-
93
不陰不陽
- 成語拼音:
- bù yīn bù yá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態度不明朗,模棱兩可。
- 成語出處:
- 京劇《沙家浜》第四場:“他神情不陰又不陽。”
-
94
誠惶誠恐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
- 成語解釋:
- 誠:確實;惶:害怕;恐:畏懼。原指封建官吏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;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;現形容尊敬、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杜詩傳》:“詩自以無勞,不安久居大郡,求……奉職無效,久竊祿位,令功臣懷慍,誠惶誠恐。”
-
95
徹里徹外
- 成語拼音:
- chè lǐ chè wài
- 成語解釋:
- 從里到外,完完全全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30回:“又叫裁縫與武松徹里徹外做秋衣。”
-
96
成名成家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míng chéng jiā
- 成語解釋:
- 樹立名聲,成為專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易系·辭下》:“善不積,不足以成名。”
-
97
徹內徹外
- 成語拼音:
- chè nèi chè wà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徹里徹外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屈原》第二幕:“到了你們這一代就不同了,你們根本就沒有受過烙印,所以你們的詩,徹內徹外,都是自己作主人。”
-
98
成雙成對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shuāng chéng du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成雙作對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六回:“講到姐姐今日這喜事,不但有媒有妁,并且不請得是成雙成對的媒妁,余外更多著一位月下老人。”
-
99
何去何從
- 成語拼音:
- hé qù hé cóng
- 成語解釋:
- 去:離開;從:跟隨。往哪里去?跟什么人?多指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某種抉擇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卜居》:“寧與黃鵠比翼乎?將與雞鶩爭食乎?此孰吉孰兇,何去何從?”
-
100
傾城傾國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chéng qīng guó
- 成語解釋:
- 傾:傾覆;城:國。原指因女色而亡國。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外戚傳下 孝武李夫人》:“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,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”
* ABAC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