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CC式 (1450個)
-
281
百中百發
- 成語拼音:
- bǎi zhòng bǎi fā
- 成語解釋:
- 中:射中目標。發:發射。形容射箭、投擲或射擊準確,每次都命中目標。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,從不落空。同“百發百中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三十一:“回陳桐聞腦后鸞鈴響處,料是飛虎趕來,掛下畫戟,取火龍標掌在手中,此標乃異人秘授,出手煙生,百中百發。”
-
282
半真半假
- 成語拼音:
- bàn zhēn bàn jiǎ
- 成語解釋:
- 一半真情;一半假意。不是完全真實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范居中《金殿喜重重·秋思》套曲:“我這里千回右轉自彷徨,撇不下多情數樁。半真半假喬摸樣,宜嗔宜喜嬌情況,知疼知熱俏心腸。”
-
283
百戰百勝
- 成語拼音:
- bǎi zhàn bǎi shèng
- 成語解釋:
- 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;所向無敵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管仲《管子 七法》:“是故以眾擊寡,以治擊亂,以富擊貧,以能擊不能,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,故十戰十勝,百戰百勝。”
-
284
采葑采菲
- 成語拼音:
- cǎi fēng cǎi fēi
- 成語解釋:
- 葑:蔓青,葉和根、莖都可食,但味苦;菲:蕪菁類植物。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長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邶風 谷風》:“采葑采菲,無以下體。”
-
285
炒買炒賣
- 成語拼音:
- chǎo mǎi chǎo mài
- 成語解釋:
- 指就地迅速轉手買賣,從中牟利。
- 成語出處:
-
286
成千成萬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qiān chéng wà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數量極多
- 成語出處:
- 葉圣陶《小病》:“倘若在廣大的都城里,聚集了成千成萬的聽眾,教伊當眾唱出這很好的歌,該會增進人們彼此之間的了解。”
-
287
徹上徹下
- 成語拼音:
- chè shàng chè xià
- 成語解釋:
- 徹:貫通。貫通上下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”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顥曰:“夫徹上徹下語。”
-
288
使臂使指
- 成語拼音:
- shǐ bì shǐ zhǐ
- 成語解釋:
- 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自如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管子·輕重乙》:“若此,則如胸中使臂,臂之使指也。”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令海內之勢,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從。”
-
289
一步一鬼
- 成語拼音:
- yī bù yī guǐ
- 成語解釋:
- 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個鬼。形容遇事多疑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王充《論衡·訂鬼》:“人病則憂懼,憂懼見鬼出……晝日則鬼見,暮臥則夢聞。”
-
290
一步一個腳印
- 成語拼音:
- yī bù yī gè jiǎo yì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做事踏實。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正紅旗下》:“只有正正堂堂,一步一個腳印的婦人才能負此重任。”
-
291
亦步亦趨
- 成語拼音:
- yì bù yì qū
- 成語解釋:
- 亦:也;步:行走;趨:快走。原指學生緊緊追隨老師;后來形容處處模仿或一味地追隨他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,夫子馳亦馳,夫子奔逸絕塵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
-
292
一步一趨
- 成語拼音:
- yī bù yī qū
- 成語解釋:
- ①形容緊跟著行走。語本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。”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。常含貶意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本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。”清·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卷下:“斜睨之,美而艷,一步一趨,相離僅尺咫耳。”
-
293
一悲一喜
- 成語拼音:
- yī bēi yī xǐ
- 成語解釋:
- 既悲傷又高興。《平妖傳》二回:“表公單單一身,不勝凄慘,且喜有了性命,又得了兩件至寶,正所謂一悲一喜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《平妖傳》二回:“表公單單一身,不勝凄慘,且喜有了性命,又得了兩件至寶,正所謂一悲一喜。”
-
294
有利有弊
- 成語拼音:
- yǒu lì yǒu bì
- 成語解釋:
- 有好的一面,也有壞的一面
- 成語出處:
- 陸文夫《被女性化的蘇州人》:“世間事總是有長有短,有利有弊。”
-
295
亦趨亦步
- 成語拼音:
- yì qū yì bù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亦步亦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,夫子馳亦馳,夫子奔逸絕塵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
-
296
知彼知己
- 成語拼音:
- zhī bǐ zhī jǐ
- 成語解釋:
-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,打起仗來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。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謀攻》:“知己知彼者,百戰不殆。”
-
297
足兵足食
- 成語拼音:
- zú bīng zú shí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足食足兵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胡錡《耕祿稿·代田萬頃到任謝表》:“秉戈執耒,宜為足兵足食之思;牧馬飯牛,盍講且戰且耕之政。”
-
298
知己知彼
- 成語拼音:
- zhī jǐ zhī bǐ
- 成語解釋:
-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對方(彼:他人;對方)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高文秀《澠池會》第三折:“但上陣要知己知彼,若相持千戰千贏。”
-
299
足食足兵
- 成語拼音:
- zú shí zú bīng
- 成語解釋:
- 食:糧食;兵:武器。糧食充足,武備修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子貢問政。子曰:‘足食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”
-
300
百發百中
- 成語拼音:
- bǎi fā bǎi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百:形容多;發:發射;也指射箭;中:正對上;恰恰合上。①指射箭技術高明;每次都能命中目標。②比喻料事準確;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;絕不落空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西周策》:“夫射柳葉者,百發百中,而不以善息。”
* ABCC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