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開頭 (222個)
-
161
惡衣粗食
- 成語拼音:
- è yī cū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惡:壞;衣:衣服;食:事物。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清苦
- 成語出處:
- 北魏 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 高陽王寺》:“崇為尚書令,儀同三司,亦富傾天下,僮仆千人,而性多儉吝,惡衣粗食,食常無肉。”
-
162
惡有惡報
- 成語拼音:
- è yǒu è bào
- 成語解釋:
- 做壞事的人會得到不好的報應。指因辦壞事而自食其果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蕭衍《新酒肉文》:“行十惡者,受于惡報;行十善者,受于善報。”
-
163
惡衣惡食
- 成語拼音:
- è yī è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
-
164
惡言惡語
- 成語拼音:
- è yán è yǔ
- 成語解釋:
- 指用狠毒的話罵人或說話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一路惡言惡語,直嚷到自己房中,說向丈夫。”
-
165
阿諛奉承
- 成語拼音:
- ē yú fèng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東魯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卻小器易盈,況且是個小人,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。”
-
166
恩怨分明
- 成語拼音:
- ēn yuàn fē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恩:恩惠;怨:仇恨。對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,毫不含糊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回:“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,欺強而不凌弱;恩怨分明,信義素著。”
-
167
惡衣菲食
- 成語拼音:
- è yī fēi shí
- 成語解釋:
- 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儉樸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·太祖張皇后等傳序》:“高祖撥亂反正,深鑒奢逸,惡衣菲食,務先節儉。”
-
168
阿諛逢迎
- 成語拼音:
- ē yú féng yíng
- 成語解釋:
- 諂媚拍馬投合對方的心意;竭力向人討好。阿:迎合討好;諛:奉承諂媚。逢迎;主動迎合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程頤《周易程氏傳》:“以臣于君言之:褐其忠誠,致其才力,乃顯其比君之道也,用之與否,在君而已,不可阿諛奉迎,求其比己也。”
-
169
阿意茍合
- 成語拼音:
- ē yì gǒu hé
- 成語解釋:
- 阿:迎合,曲從;茍:茍且;茍合:無原則地附和。曲從別人的意愿,無原則地附和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公孫劉車王楊蔡陳鄭傳贊》:“阿意茍合,以說其上。”
-
170
阿諛茍合
- 成語拼音:
- ē yú gǒu hé
- 成語解釋:
- 阿:迎合,曲從;阿諛:曲意逢迎;茍:茍且;茍合:無原則地附和。曲從別人的意愿,無原則地附和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封禪書》:“怪遇阿諛茍合之徒,……不可勝數也。”
-
171
訛言惑眾
- 成語拼音:
- é yán huò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訛言:詐偽的話。用謠言欺騙迷惑群眾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史·世祖五》:“癸丑,初建東宮,甲寅,誅西京訛言惑眾者。”
-
172
惡言詈辭
- 成語拼音:
- è yán lì cí
- 成語解釋:
- 中傷辱罵的言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觀國《學林·冰》:“愈獨判二年,日與宦者為敵,相伺候罪過,惡言詈辭,狼藉公牒。”
-
173
恩怨了了
- 成語拼音:
- ēn yuàn liǎo liǎo
- 成語解釋:
- 了了:清清楚楚。恩惠與怨恨清清楚楚。指有恩報恩,有怨報怨
- 成語出處:
-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續黃粱》:“恩怨了了,頗快心意。”
-
174
惡衣糲食
- 成語拼音:
- è yī lì shí
- 成語解釋:
- 糲:糙米。穿粗劣的衣服,吃糙米做的飯。形容生活儉樸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禮義信足以成德論》:“以為有國者皆當惡衣糲食,與農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,而自為百工。”
-
175
惡言厲色
- 成語拼音:
- è yán lì sè
- 成語解釋:
- 說話和臉色都很嚴厲。
- 成語出處:
- 高云覽《小城春秋》第三八章:“洪珊老師雖然照樣是惡言厲色的把書茵斥罵一頓,但態度已經和緩下來了。”
-
176
惡言潑語
- 成語拼音:
- è yán pō yǔ
- 成語解釋:
- 指用狠毒的話罵人或說話
- 成語出處:
-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73回:“這伊秀才又是個極柔懦的好人,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,不肯惡言潑語,傷犯那些眾人。”
-
177
阿諛曲從
- 成語拼音:
- ē yú qū cóng
- 成語解釋:
- 阿諛:曲意逢迎。曲意逢迎討好別人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匡衡傳》:“阿諛曲從,阿上罔下,無大臣輔政之義。”
-
178
阿意取容
- 成語拼音:
- ē yì qǔ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阿意:迎合他人的心意;取容:博取別人的歡心。曲從其意,以取悅于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 孝義傳下 陶季直》:“季直不能阿意取容,明帝頗忌之,出為輔國長史、北海太守。”
-
179
阿諛求容
- 成語拼音:
- ē yú qiú róng
- 成語解釋:
- 容:容色,好的臉色。曲意奉承,取悅于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孔叢子 抗志》:“不度理之所在,而阿諛求容,諂莫甚焉。”
-
180
遏云繞梁
- 成語拼音:
- è yún rào liáng
- 成語解釋:
- 遏:停止。歌聲優美,使游動的浮云為之停下來靜聽,似余音繞著屋梁,不愿散去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·文事》:“驚神泣鬼,皆言詞賦之雄豪;遏云繞梁,原是歌耷之嘹亮。”
* E開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