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K開頭的成語 (590個)

    241

    潰冒沖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ì mào chōng t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潰:水沖破堤防;冒:沖犯;沖突:急奔猛闖。形容危險的禍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晁錯論》:“昔禹之治水,鑿龍門,決大河,而放之海,方其功之未成也,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。”
    242

    坑蒙拐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ng méng guǎi p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以欺騙手段撈取錢財,陷害他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匯報》1986.7.19:“坑蒙拐騙發不了大財,發了小財也長不了。”
    243

    快馬加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i mǎ jiā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徐姬《殺狗記 看書苦諫》:“何不快馬加鞭,逕趕至蒼山,救取伯伯。”
    244

    虧名損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ī míng sǔn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虧:損耗。名和實都受到損失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任昉《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》:“至于虧名損實,為國為身,知其不可。”
    245

    刻木為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mù wéi 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仿效雖不逼真,但還相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鄭瑗《井觀瑣言》第一卷:“揚氏《法言》、王氏《中說》,所謂刻木為鵠者也。”
    246

    曠邈無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ng miǎo wú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曠:空闊;邈:遠。遠離家鄉,沒有家室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嬌娜》:“兄曠邈無家,我夙夜代籌久矣,行當為君謀一佳耦。”
    247

    枯苗望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ū miáo wàng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殷切盼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:“寡君望蹇先生之臨,如枯苗望雨。”
    248

    寬猛相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n měng xiā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政治措施要寬和嚴互相補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年》:“政寬則民慢,慢則糾之以猛;猛則民殘,殘則施之以寬。寬以濟猛,猛以濟寬,政是以和。”
    249

    困勉下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ùn miǎn xià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克服困難才能求得知識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鄭燮《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》:“雖生知安行之圣,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。”
    250

    枯木朽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ū mù xiǔ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朽:腐爛。株:露出地面的樹樁。枯朽的樹木。比喻老弱無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鄒陽《獄中上梁王書》:“故有人先談,則以枯木朽株,樹功而不忘。”
    251

    快馬一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i mǎ yī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跑得快的馬只著一鞭就行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六卷:“快馬一鞭,快人一言。”
    252

    扣帽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òu mào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事情正在起變化》:“人們反對扣帽子,這只是反對共產黨扣他們的帽子。”
    253

    口沒遮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méi zhē l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說話沒任何顧忌,信口胡言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小孩兒家口沒遮攔,一迷的將言語摧殘。”
    254

    控名責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òng míng zé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控:引;責:求。使名聲與實際相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若夫控名責實,參伍不失,此不可不察也。”
    255

    匡謬正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ng miù zhèng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顏師古有《匡謬正俗》八卷。田北湖《與某生論韓文書》:“嗟呼!后人之于古人,人譽亦譽,人毀亦毀,因其一節之長,遺其全體之短,習非勝是,好惡不公,有起而匡謬正俗者,輒謂傷忠厚焉。”
    256

    考名責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ǎo míng zé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考:查核。考核名稱與實際是否相符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劉知畿《史通·題目》:“考名責實,奚其喪歟?”
    257

    括囊避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ò náng bì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括囊:束緊口袋;咎:罪責,災禍。為人謹慎小心,不輕易說話,避免災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楊賜傳》:“不敢自同凡臣,括囊避咎。”
    258

    夸能斗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 néng dòu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夸:夸耀。以聰明才智炫耀爭勝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梅鼎祚《玉合記·入道》:“看你峨冠委佩,羞人沐猴,任你夸能斗智,驅人火牛。”
    259

    括囊拱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ò náng gǒng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括囊:束緊袋口;拱手:兩手合抱。指不敢進言,無所作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劉述傳》:“趙拤則括囊拱手,但務依違大臣,事臣豈當如是!”
    260

    狂奴故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áng nú gù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狂奴:對狂士的親昵稱呼;故態:老樣子,老脾氣。舊稱狂士的老脾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逸民傳 嚴光》:“霸得書,封奏之。帝笑曰:‘狂奴故態也。’”
    * K開頭的成語
  • <td id="aya4y"><option id="aya4y"></option></td>
  • <td id="aya4y"></td>
    <xmp id="aya4y">
    <noscript id="aya4y"></noscript>
  •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